[发明专利]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1828.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2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田堃;吴春勇;叶国方;李美江;来国桥;蒋剑雄;邱化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7/20 | 分类号: | C08G77/20;C08G77/04;C08G77/06;C08G77/24;C08L83/04;C08L83/07;C08L8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朱实 |
地址: | 3100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哑铃 状聚倍半硅氧烷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其特征在于,所述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式如(I)所示:
结构式中,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香基、环氧基、酯基、磺酸基、羧基、腈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中一种或几种。
2.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为:
(1)以结构式如(II)所示的含有多种官能团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为原料,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再经过后处理过程,得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含氢的低聚倍半硅氧烷,反应式为:
(2)将步骤(1)得到的结构式如(III)所示的含氢低聚倍半硅氧烷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与水反应,并经过后处理过程,得到结构式如(I)所示的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反应过程为:
反应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芳香基、环氧基、酯基、磺酸基、羧基、腈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多种官能团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具有顺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催化剂选自有机酸或者无机酸,结构式如(II)所示的含有多种官能团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与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催化剂选自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盐、金属络合物中一种,结构式如(III)所示的含氢的低聚倍半硅氧烷与金属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含氢的低聚倍半硅氧烷与水的质量比为1∶0.001~0.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烷烃、芳香烃、醚类、环醚类、酮类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时间为30分钟~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过程为真空烘干、柱色谱或者沉淀。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聚倍半硅氧烷在分子自组装、合成超支化聚合物、开发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18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润湿的表面交联的超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折射率水性聚酯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