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齿条直线往复旋转互换内燃机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5834.3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红元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鱼***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齿条 直线 往复 旋转 互换 内燃机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组合式齿条直线往复旋转互换内燃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内燃机的曲轴连杆式结构已产生百年无实质性变化,其结构是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为了吸进新鲜气体和排出废气设有进气门和排气门,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称上死点,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称下死点。发动机或内燃机分为四行程和二行程式内燃机。四行程内燃机的四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是作功的,其余三个行程则是作功的准备行程。因而,四行程内燃机曲轴每旋转两圈只能做功一次。而二行程内燃机的进气、排气不另设行程,而是将进气、排气行程合并成换气行程,在活塞到达下死点时进行的。曲轴每转一周就有一个作功行程,理论上讲它的功率应等于四行程内燃机或内燃机的2倍。但是,因其换气不尽和润滑条件差被淡出内燃机设计。
但四行程和二行程式发动机或内燃机均有以下不足,由于曲轴作圆周运动必然造成与之相连的连杆夹角变化大,动力分散多,只能部分传出功率;导致活塞侧压力大,磨损不均,漏气损坏。曲轴造成活塞不匀速运动,使气缸内部分能量流失。由于曲轴是连续运转的,而活塞在上、下死点处都不能止停,为留足燃料燃烧时间,需提前点火,造成部分能量作反功,使热效率下降。由于曲轴是在活塞做功下推动其做360°圆周运动,而活塞是直线运动,所以当曲轴转至下死点前45°时,活塞已不能传递有用功,只能提前将大量能量排放。从而造成功率和燃料损失,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组合式齿条直线往复旋转互换内燃机传动装置,用组合式齿条结构代替曲轴结构,具有直线传动、燃烧充分、便于二行程设计、效率高、节省燃料、少污染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发明由内燃机箱、齿块组合的链状副、齿块传动轴、推动轴滑套、活塞推动杆所组成。内燃机箱内设有:由带有转角半圆及销轴孔的单个齿块串联成的链状齿条和齿条托架,齿条托架的中部和两端的发动机箱体上设有齿条支撑轮和两个链状齿条随动轴,链状齿条托架及齿条支撑轮和两个链状齿条随动轴承托呈环形的链状齿条的内周壁并使链状齿条在其上旋转,链状齿条上设有推杆轴,推杆轴的一端滑配在推杆滑套内,链状齿条咬合位于内燃机箱内的上动力输出齿轮和下动力输出齿轮,上、下动力输出齿轮通过与内内燃机箱体轴接的上、下被动轴带动位于内燃机箱体外上的上、下被动齿轮,上、下被动齿轮与位于两者之间的主动齿轮咬合,主动齿轮带动主动轴;内燃机箱的两侧分别相通左活塞缸体和右活塞缸体,左活塞缸体内设有缸套其内设有左活塞,右活塞缸体内设有缸套其内设有右活塞,左、右活塞共用一根活塞推杆,左、右活塞的对应的内侧面分别通过各自的活塞销与同一根活塞推杆的两端轴接,活塞推杆的中部设有推杆滑套。
或内燃机箱的两侧分别相通左活塞缸体和右活塞缸体,左活塞缸体内设有缸套其内设有左活塞,右活塞缸体内设有缸套其内设有右活塞,左、右活塞的对应的内侧面分别通过各自的活塞销与各自的活塞推杆的一端轴接,各自的活塞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推杆轴连接,内燃机箱内设有链状齿条托架,链状齿条托架的中部和两端的内燃机箱体上设有链状齿条支撑轮和两个链状齿条随动轴,齿条托架及链状齿条支撑轮和两个链状齿条随动轴承托呈环形的链状齿条的内周壁并使链状齿条在其上旋转,链状齿条上设有推杆轴,链状齿条咬合位于内燃机箱内的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输出齿轮通过与内燃机箱体轴接的飞轮向外传出动力。
所述的链状齿条的循环行程中至少有一段为直线行程,并可按需设计直线长度。所述的内燃机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相通左活塞缸体和右活塞缸体内的左、右推杆孔。所述的发动机箱的上、下端设有机油润滑箱。所述的左、右活塞缸体外设有冷却水箱。所述的左、右活塞缸体的外侧端通过缸盖法兰盘分别连接缸盖副,缸盖副上设有点火装置及排气装置。所述的链状齿条的外周为与动力输出齿轮咬合的链状齿条,其内周为平面,链状齿条由带有转角半圆的呈凸字形的单个齿块通过轴销穿过其上的齿块转角孔相互串接而成。所述的左、右活塞缸体内的轴心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的活塞推杆通过轴承与推杆轴轴接。所述的链状齿条的循环行程中与动力输出齿轮或上、下动力输出齿轮咬合段为直线行程。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红元,未经郭红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5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转速自诊断方法
- 下一篇:磁力助推快速通过死点的活塞式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