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6353.4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田育忠;崔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育忠;崔占臣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寿珍 |
地址: | 1362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汽油 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燃烧 效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新型节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石油需求增长也是显著的。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替代资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降低燃油消耗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各个国家为此都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努力。另外,随着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全球变暖问题和CO2减排问题,节能将逐渐成为第一重要问题。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燃料仍然是以燃烧的方式转换成可用能或功,而被人与社会所利用。在今后可预测的一段时期,内燃烧方式仍将是燃料能量转化与利用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因此,在能源高效转化和洁净利用方面,燃烧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内燃机主要指柴油机和汽油机,使用的燃料有柴油、汽油和代用燃料。柴油机采用高压喷雾压燃着火燃烧方式,是非均相混合气燃烧,汽油机采用预混合气火花点火燃烧方式,是均相混合气燃烧。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接近10亿辆,其中汽油车约占60%~70%。目前人们经过几十年的对于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热机效率的研究,通过采用电喷汽油机、汽油机稀燃技术、缸内直接喷射技术、分层燃烧缸内直喷汽油机、涡轮增压、高压缩比、直喷开式燃烧室、高压共轨技术等技术,燃油的平均油耗降低了20~30%。研究显示,动力技术的进步仍可使汽、柴油机的热效率提高25~50%。
现有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CN102840063A公开了一种用于汽、柴油机,安装于油路中的节油净化器,通过强磁场,能够使燃油中的燃油分子团被强制裂解成为燃油分子,能够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从而降低油耗3~5%。实用新型专利CN 201096037Y公布了一种节油装置,其包括节油箱体、安装于节油箱体两端的箱盖以及安装于箱盖外部的油管,在节油箱体内部设置有混合发光材料的激发孔板,通过激发后可以改善燃油效率,从而降低油耗3%左右。中国发明专利CN101684419 B公开了一种纳米镍燃油添加剂,可以使燃油充分、均匀燃烧,消除积碳。中国发明专利CN101570709 B公布了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AlcPdaXb合金粉机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等作用,节省2.5~4.0%的燃油。
综上所述,国内外现有节油技术多集中于采用强磁场环境改善燃油分子聚集态、燃油添加剂、机油润滑剂等,仅能有限的降低油耗(<5%)或仅能清理积炭、提升动力,并且多是针对较为老旧的发动机,在强磁场环境下长期使用对于发动机的运行有较大影响。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原理,不用改变汽车原有的任何装置结构,不用添加额外的装置,对于所有新旧车型均可以大幅度降低油耗达10~37%,不影响发动机性能,并能增强动力、减少废气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提出了一种提高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方法,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部件表面覆合上以下对燃油具有催化作用的微米/纳米级材料:
无机微米/纳米粒子: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镧、氧化钯、铁钴锰酸镁、、锰钴酸、镍钴酸、铁镍酸、磷酸铁、磷酸铁镁、镍钴锰酸锂及其它锂金属盐、锂金属碱和碳纳米管;
金属微米/纳米粒子:铁、钴、镍、铑、钯、钌、铂、银、钛或钼中的一种及多种混合物;
合金微米/纳米微粒:铁镍合金、钴镍合金、铁钴镍合金、铁铑合金、铁钯合金、镍钯合金、镍铑合金、钴钯合金、钴铑合金;
以及上述合金微米/纳米微粒与金属微米/纳米粒子的混合物;
所述一种提高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方法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滤清器上的应用,按以下方式制备滤件:
采用将所述的微米/纳米材料用乙醇/水溶液分散加入偶联剂再加入高分子粘接剂涂覆在过滤材料表面的方式;
或在造纸时将所述的微米/纳米材料加入纸浆中获得含有该粒子材料的复合滤纸;
或在制造毛毡、炭毡纤维滤件时将所述的微米/纳米微粒复合在毛毡、炭毡中;
或将所述的微米/纳米粉混入尼龙等高分子材料中喷丝剪切后放入模具中烧结成型获得滤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育忠;崔占臣;,未经田育忠;崔占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6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