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污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67765.8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4497291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发明(设计)人: 江振林;吉鹏;汤廉;王朝生;王华平;季诚昌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3/682 分类号: C08G63/682;D01F8/14;D01F6/92;D01F1/07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地址: 201620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污 阻燃 聚酯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污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功能聚酯纤维制备与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再经熔融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通常聚酯纤维指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制的纤维,中国商品名为涤纶,目前是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具有高强、高模、保型性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工农业等各领域。2012年中国聚酯纤维的产量以达3200万吨,但由于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开工艰难的困境,因此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聚酯纤维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扭转聚酯企业目前艰难的困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用纤维提出更高要求,以从传统的保暖为穿着目的发展到今天的以时尚、健康、安全等为追求。因此围绕舒适和安全性开发的聚酯纤维新产品既是聚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其中具有防污阻燃特性的聚酯纤维产品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具有防污阻燃性的功能聚酯纤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功能复合,其具有极强的市场应用价值。在纺织材料所应用的服装、装饰品和产业用制品中,大部分均要求纺织品应具有阻燃安全性与防水、防油等舒适特性,如儿童服装、特种行业服装,宾馆和娱乐等公共场所用的纺织装饰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防污阻燃聚酯的制备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与结构已经展开了相关的研究。McCarthy等利用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表面上制备七氟丙烯酸酯薄膜(Chen W,Fadeev A Y,McCarthy T J,et al.Langmuir,1999,15:3395-3399);Young-Yeon Ji等利用等离子体聚合方法,用氩气携带六甲基二甲硅氧烷(HMDSO)涂覆聚酯纤维,获得疏水性表面(Young-Yeon Ji,Yong-Cheol Hong,Suck-Hyun Lee,Sung-Dae Kim,Sang-SikKim.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202(2008)5663-5667)。Ashraf M等通过在聚酯织物表面涂覆氧化锌纳米棒来调控织物的亲水性与疏水性。(Ashraf M,Campagne C,Perwuelz A,et al.Development of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hydrophobic polyester fabric by growing Zinc Oxide nanorods[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3,394:545-553)。中国专利“一种聚酯纤维用抗菌疏水复合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CN 201310027956)首先合成了一种聚酯纤维用抗菌疏水复合剂,再将复合剂通过共聚的手段引入到聚酯分子链中,从而赋予共聚酯抗菌疏水性能。“一种强疏水性聚酯的制备方法”(申请号CN 201010611582)涉及一种强疏水性聚酯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出的具有类似荷叶的微纳米阶层复合结构的强疏水性聚酯,采用溶解-析出法制备强疏水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0℃~80℃温度条件下,将聚酯置于良溶剂中溶解;溶解1~300秒后,将部分溶解的聚酯样品取出,置于不良溶剂中;处理后的聚酯样品经烘干即得所述强疏水性聚酯制品。专利“赋予聚酯纤维物疏水性功能的方法”(申请号CN 200810208040)在分散染料染色加工时,把聚酯纤维物浸泡于具有亲水性取代基的二卤代三嗪类化合物和多元氨基化合物以及染液的共存溶液中,采用《浴中吸尽法》进行升温热处理。第一阶段热处理结束后,聚酯纤维物再次浸泡于具有水溶性或者水分散性的全氟烷基聚丙烯酸酯与水性硅类柔软剂、水性三聚氰胺尿素衍生物以及水性尿烷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助剂的共存溶液中,然后,用《干热持续法》进行第二阶段上的烘干、高温定形处理,最终制备疏水性的聚酯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7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