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70595.9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化合物 纳米 颗粒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尺寸的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因此与一般微米级尺寸的颗粒相比较,在物理、化学和微结构等方面会展现出其特殊的性质。如何正确应用这些特殊的性质正成为当今学术界及工业界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在众多的应用领域当中,纳米颗粒强化的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了纳米颗粒应用的重要领域。极其细小的纳米颗粒可以分布在基体材料的结构中起到强化机械强度,稳定微结构,提高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许多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化学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机械球磨法和电弧放电法等。其中,电弧放电法正在成为最具潜力的大规模生产纳米颗粒的方法之一。基于此种方法,人们已成功的制备出了各种各样的纳米颗粒。这其中包括金属纳米颗粒,碳基纳米结构材料,陶瓷纳米颗粒和半导体纳米颗粒。但是,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纳米颗粒还不曾被成功地制备出来。主要原因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通常较脆且成份复杂,难于通过化学还原法或机器球磨法等工艺大规模生产其纳米颗粒。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强化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与其他种类的纳米颗粒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比金属纳米颗粒更加稳定,尤其在高温环境当中;与非金属纳米颗粒相比,其更容易与基体材料形成稳固的键合,从而达到对基体材料最大的强化效果。因此,开发一套基于电弧放电法规模化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基于电弧放电法规模化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空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将两根金属间化合物棒材分别与电弧放电设备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将所述两根金属间化合物棒材浸没于所述电弧放电设备的水槽中的无溶解氧去离子水中;
接通所述电弧放电设备的电源,使所述两根金属间化合物棒材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生成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
众所周知,在众多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中,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颗粒正在成为最具潜力的大规模生产纳米颗粒的方法之一,而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到目前为止,其纳米颗粒还不曾被成功地制备出来。主要原因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通常较脆且成份复杂,难于通过化学还原法或机器球磨法等工艺大规模生产其纳米颗粒。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强化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与其他种类的纳米颗粒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比金属纳米颗粒更加稳定,尤其在高温环境当中;与非金属纳米颗粒相比,其更容易与基体材料形成稳固的键合,从而达到对基体材料最大的强化效果。因此,开发一套基于电弧放电法规模化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是利用电弧放电的原理,成功制备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因为电弧放电法可通过直接在材料表面施加高温高压,使材料气化并快速冷凝生成材料的纳米颗粒,可见电弧放电法对材料的脆性和成份复杂度通常无特殊要求,极其适合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本发明中的整个工艺过程精简、低耗及高效,而且便于实现规模化,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电弧放电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空白。
优选地,在所述将两根金属间化合物棒材分别与电弧放电设备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去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
向所述去除了溶解氧的去离子水中通入氮气,获得所述无溶解氧去离子水。
去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目的是为了防止后续制备出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被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氧化变性,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的性能;向去除了溶解氧的去离子水中通入氮气,目的是进一步排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并防止去除了溶解氧的无溶解氧去离子水吸收大气中的氧分子,以便获得真正的无溶解氧去离子水。
优选地,在所述去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的步骤中,所述去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的方法为超声法。
使用超声法去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控制超声频率、超声强度和超声时间利于有效去除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氧,本发明中使用的超声法的超声频率为20至40千赫兹,优选35千赫兹;超声强度为150至300瓦,优选215瓦;超声时间为2至8小时,优选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0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钨钼粉体的方法
- 下一篇:提高选区激光熔化工艺直接成形零件致密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