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2138.1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琼;谢宾;李建英;盛柏林;方春娇;王星星;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1/06 | 分类号: | F02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燃油 控制 变速 系统 | ||
1.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包括:定速转换装置(10)、切油装置(30)以及用于控制油门开关(50)的传动部(20),所述传动部(20)与所述油门开关(50)连接,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分别与油门杆(40)和所述传动部(20)连接,所述切油装置(30)与所述传动部(20)连接,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通过所述传动部(20)以预定速率控制所述油门开关(50)进行减速操作,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和所述切油装置(30)配合以控制所述油门开关(50)进行加速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缸体(11),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缸体(11)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1a)、第二进油口(11b)和第一出油口(11c),所述第一进油口(11a)和所述第二进油口(11b)分别与工作油压(60)连通;
第一活塞(12),所述第一活塞(1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活塞(12)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第一油室(111)和第二油室(112),所述第一进油口(11a)设置所述第一油室(111)上,所述第二进油口(11b)和所述第一出油口(11c)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室(112)上;
节流器(14),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油口(11c)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转换装置还包括:
分油器(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口(11a)、所述第二进油口(11b)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的油道上,所述分油器(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连接,所述分油器(13)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门杆(40)同步运动,当所述分油器(13)使所述第一进油口(11a)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时,所述工作油压(60)推动所述第一活塞(12)由所述第一油室(111)向所述第二油室(112)方向移动,当所述分油器(13)使所述第二进油口(11b)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时,所述工作油压(60)推动所述第一活塞(12)由所述第二油室(112)向所述第一油室(111)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传动部(20)的一端与所述分油器(13)连接,所述传动部(20)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门开关(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器(13)包括:
分油器壳体;
第三进油口(13a),所述第三进油口(13a)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上并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
第二出油口(13b),所述第二出油口(13b)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进油口(11a)连通;
第三出油口(13c),所述第三出油口(13c)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进油口(11b)连通;
第一分油活门(1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内,以使所述工作油压(60)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出油口(13b)或所述第三出油口(13c)连通,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连接,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门杆(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器(13)还包括:
套筒(132),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内,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安装在所述套筒(132)的内部,且所述套筒(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连接,所述传动部(20)与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连接;
第一弹簧(133),设置在所述套筒(132)内,所述第一弹簧(133)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32)的端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1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还包括:
第二弹簧(134),所述第二弹簧(134)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室(111)内,所述第二弹簧(1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室(111)的端壁抵接,所述第二弹簧(1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21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