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光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5061.3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纪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微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0 | 分类号: | H01L33/10;H01L33/20;H01L33/38;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光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传感技术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红外传感技术已在污染监测检测、温度监控、空间监视、高分辨率成像、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由于红外气体传感技术良好的选择性和极低的误报警,使得红外传感方法在气体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由于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红外传感仪器的小型化乃至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在红外传感技术中,红外光源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红外传感器的质量。目前,国内外对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研究非常活跃,多是结合MEMS工艺技术,研制体积更小,并能与IC工艺兼容,实现大批量廉价生产的红外微型光源。但是,随着体积的减小,红外光源产生的热量无法在短时间内散去,这对红外光源的性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红外光源的寿命与稳定性也成为决定器件是否实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光源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器件的机械强度,产品良率,保证器件寿命;同时,可以减少热传导通路,降低热质量,提高红外光源的动态性能;而且,还可以降低热损耗,提高发光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光源,包含:衬底、反射层、支撑体与图形化电极;
所述反射层淀积在所述衬底之上;所述支撑体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所述图形化电极淀积在所述支撑体上;
其中,所述支撑体的横截面的图形与所述图形化电极的图形相同且重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外光源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淀积反射层薄膜;
在所述反射层薄膜上淀积支撑层薄膜;
在所述支撑层薄膜上淀积图形化电极;
刻蚀掉所述支撑层薄膜上、所述图形化电极之外的部分,得到支撑体;
其中,所述支撑体的横截面的图形与所述图形化电极的图形相同且重合。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是将图形化电极淀积在支撑体上,其中,支撑体的横截面的图形与图形化电极的图形相同且重合,由于图形化电极是具有图形结构的电阻丝,电阻丝之间留有空隙,所以,图形化电极下的支撑体具有同样图形结构,而支撑体中不支撑图形化电极的部分为空隙。这样,非悬空支撑体结构,提高了器件的机械强度,产品良率,保证了器件寿命;同时,由于非图形化支撑体区域为空隙,可以减少热传导通路,降低热质量,提高红外光源的动态性能;而且,位于支撑体下的反射层可以将图形化电极产生的热量反射回去,降低热损耗,提高发光强度。
另外,所述支撑体的厚度大于6微米。这样,图形化电极产生的热量的衰减距离较大,减少了通过支撑体向衬底传递的热量,有利于提高红外光源的性能。
另外,所述支撑体可以采用二氧化硅(SiO2)。利用二氧化硅制作的支撑体耐高温,且热膨胀系数小,在高温下不会因膨胀变形失去支撑的作用。
另外,所述反射层可以采用铝(Al)、金(Au)或者银(Ag)。利用铝(Al)、金(Au)或者银(Ag)制作反射层,红外热反射率高,可以高效地将图形化电极产生的热量反射回去。
另外,所述图形化电极的材料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铂金、镍铬合金、硅化钨(WSi)、氮化钛(TiN)或者多晶硅。优选地,利用氮化钛(TiN)制作图形化电极,熔点高,耐高温,且在高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工作于高温时不会产生化学变化,亦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性能的退化。
另外,还可以包含隔离热绝缘层;所述隔离热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在衬底与反射层之间增设隔离热绝缘层,可以进一步减小图形化电极产生的热量向衬底传递,提高红外光源的性能。
另外,还可以包含钝化吸收层;所述钝化吸收层淀积在每一个所述图形化电极上。将每一图形化电极上均淀积钝化吸收层,可以提高图形化电极的红外发射率,进而提高红外光源的性能。
另外,所述钝化吸收层的材料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氮化硅、氧化硅、氮化钛、金黑或者铂黑。
另外,所述衬底的中间部分被挖空;其中,所述衬底的中间部分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下方。将支撑体下方对应的衬底部分挖空,可以散去传递到衬底中的图形化电极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高了红外光源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红外光源结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微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微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5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微结构形成表面电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光LED封装用基板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