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香型大宗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5792.8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权鹏;何小红;李湘成;练学燕;张建波;贾彦东;陈岗;陈丰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香 大宗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香型大宗茶的加工方法,属于红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及神农尝百草时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树品种繁多,加工工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形成不同的茶叶品质和风格。茶叶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六大类。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的成品,具有条索紧细匀整,香气浓郁,汤色翠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的特点。绿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早的茶类,是中国的传统饮料。
白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杀青,通过长时间的萎凋作用,使其缓慢发酵,在酶促和水解的作用下让其内质产生一系列的的化学转化,使其氨基酸含量增加,形成独特的白毫披露外形和鲜爽、醇和的口感。
黄茶和绿茶加工工艺基本相同,只是在加工过程中多了一个闷黄工序,即利用湿热作用使黄茶品质达到外形绿黄,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鲜纯的效果。
青茶,即乌龙茶,多采用茶树成熟新梢一芽三四叶,经萎凋、做青、揉捻、炒青、烘焙。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外形粗壮紧实,色泽青褐油润,天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耐泡,叶底呈绿叶红镶边。
黑茶属全发酵茶,出现于103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红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杀青,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成品。如中国专利号“201010561342.2”公开的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公开日为2011-04-13。
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五花八门,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和艺术品,顾客对其口感、滋味、内质、品位要一个相当的时间接受和评定过程,尤其是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80,90后已经成为现在市场上的主要消费群体,喜欢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和更加新颖的消费产品,这样,就要求经营者要有新意,不要固守原来的传统技艺和工艺,要在保持前人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同时针对年轻顾客的要求不断改善工艺,研究发明出新的能够品质更好,更能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创新产品。而现有的各种茶叶的加工方式都是采取保守的方式,只是抓住自身工艺的优势,没有很好的吸收利用其他类茶叶加工工艺之中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花香型大宗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结合六大茶类的特点,制出一种新型的优质茶叶,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制得茶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油润、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和甜爽、香气甜纯且带有独特花香、叶底红绿参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香型大宗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普通新鲜一芽三四叶为原料,由如下步骤制成:摊青—摇青—晾青—揉捻—解块—发酵—闷堆—日晒—自然阴干—低温焙火。
所述摊青为:堆厚度10~15cm,每m2摊叶为8~12Kg,摊放时间为8~12h,期间对待制品进行翻抖,2~4小时翻抖一次,至鲜叶水分散失至65~70%。
所述摇青为:用辉锅机,15~25KG/台,摇青5~8min,在摇青快要结束时加温2~3min,温度60~80℃。
所述晾青为:把摇青叶薄摊成2~4cm厚,摊晾40~60min。
所述摇青—晾青工序重复3~4次,至茶叶水分散失至55~65%。
所述揉捻为:把做青叶初揉60~90min,期间随着茶叶缓慢成条而逐渐施加5~10KG轻压,直至茶叶条形基本成形后,初揉结束;然后把茶叶薄摊成4~6cm厚,静置55~65min;然后复揉50~60min,期间随着条形逐渐紧结施加20~25KG重压。
所述解块为:茶叶条索成形,揉捻结束后,用解块机对其解块。
所述发酵为:解块后的揉捻叶摊放成8~12cm厚度,自然发酵60~90min。
所述闷堆为:在60~80℃下密封发酵,使其充分转化5~6h。
所述日晒为:闷堆结束以后,把茶叶摊成8~12cm 厚度,放置于阳光下日晒5~6h,至茶叶水分散失至15~25%停止。
所述自然阴干为:把日晒后的茶叶置于阴凉干燥处,自然阴干至足干,即茶叶水分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5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