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微米级多孔陶瓷微球的方法及电喷溶液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9961.5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郭芳威;张覃;何勇;江志伟;王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微米 多孔 陶瓷 方法 电喷 溶液 装置 | ||
1.一种用于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电喷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溶液由质量比为1:3~6:3~6的聚醚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电喷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溶液由质量比为1:6:3的聚醚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组成。
3.一种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喷溶液,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电喷溶液
将聚醚砜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200-1000r/m机械搅拌,并60-90℃油浴加热搅拌0.5-6h,再加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继续加热搅拌6-24h,待混合均匀后得到电喷微球的电喷溶液;
(2)、静电喷雾
将配制好的电喷溶液加入到电喷针筒中,调节电源电压为15~20kV,驱动压力为0.1-0.6MPa,接收槽内盛满水、无水乙醇或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进行静电喷雾,在收集槽中得到微球生坯;
(3)、微球生坯的烧结
用布氏漏斗过滤微球生坯,再于80±5℃下干燥1.5~3h,高温烧结,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电源电压为20kV,所述驱动压力为0.4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电喷针筒的电喷针头为15#、18#、21#或25#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接收槽内盛满体积比为1:1的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温烧结的程序为:从50℃升温到1000℃,升温时间400min;从1000℃升温到1400℃,升温时间150min;在1400℃停留120min;从1400℃降温到400℃,降温时间120min;从400℃降温到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于80℃下干燥2h。
9.一种用于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的电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装置包括气体驱动系统、电场驱动系统和接收槽,所述气体驱动系统由通过导管依次相连的N2气瓶、压力驱动器和电喷针筒组成,所述电场驱动系统由高压电源组、电喷针头、铝箔电极组成,所述高压电源组的正极通过电导线与电喷针头相连,所述高压电源组的负极通过电导线与铝箔电极相连;所述电喷针头套设于所述电喷针筒的末端,所述铝箔电极上方、电喷针头下方设置有接收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备微米级陶瓷微球的的电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压力驱动器和电喷针筒的导气管上连接有多路气头,每一路上均连接有一个电喷针筒;在连接所述电喷针头和高压电源组的电导线上连接有多路电压并联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9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