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苦桉祛疹凝胶药品的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96536.9 申请日: 2014-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4678045A 公开(公告)日: 2015-06-03
发明(设计)人: 吕志平;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90 分类号: G01N30/90;G01N30/02
代理公司: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周端仪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苦桉祛疹 凝胶 药品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具体涉及苦桉祛疹凝胶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把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省域如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以及江苏南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谷地划为热带地区,属湿热气候,其主要特点为①气温高、热期长、日辐射强;②雨水多、湿度大;③雷暴多、台风频袭。热气候对民众健康影响较大,主要有热病、皮肤病、疲劳、烂脚和外伤、温水浸泡足和稻田足等。其中皮肤病是高发病种之一。在湿热环境下作业,由于大量出汗,皮肤持续受汗液浸渍,易发生皮肤病,如疖种、癣、痱子、阴囊皮炎和湿疹等。

中医药外用疗法治疗皮肤病源远流长,疗效可靠,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名方名药。如大叶桉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广藿香油是皮肤癣菌的特异性抑制剂,最小抑制浓度MIC在500(l/L)以下,能用于治疗皮肤霉菌病。临床表明中药具有许多西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如适应症广、副作用少、耐药性低、综合药效突出。

一种苦桉祛疹凝胶,其处方中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65-95份、蛇床子90-110份、苦参145-175份、地肤子65-95份、椿根皮65-95份、广藿香45-70份、大叶桉100-130份,临床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癣证等取得理想疗效,其对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淤积性皮炎的疗效非常明显。但是,现有技术还没有该种苦桉祛疹凝胶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无法在生产和使用中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因此无法保证产品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苦桉祛疹凝胶药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测定准确、灵敏、快速及专属性强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苦桉祛疹凝胶药品的检测方法,其处方中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65-95份、蛇床子90-110份、苦参145-175份、地肤子65-95份、椿根皮65-95份、广藿香45-70份、大叶桉100-130份,检测方法为:通过对苦桉祛疹凝胶中的黄柏所含的小檗碱、蛇床子所含的蛇床子素、苦参所含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广藿香所含的百秋李醇、大叶桉所含的桉油精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检查;对苦桉祛疹凝胶中的黄柏所含的小檗碱、蛇床子所含的蛇床子素、苦参所含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对苦桉祛疹凝胶中的黄柏所含的小檗碱、蛇床子所含的蛇床子素、苦参所含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广藿香所含的百秋李醇、大叶桉所含的桉油精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检查,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良好、专属性强等技术特点;对方中的黄柏所含的小檗碱、蛇床子所含的蛇床子素、苦参所含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测定准确、灵敏、快速及专属性强等技术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黄柏鉴别图。

图2是本发明的蛇床子鉴别图。

图3、图4是本发明的苦参鉴别图,其中图3是苦参碱,图4是氧化苦参碱。

图5是本发明的广藿香鉴别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大叶桉鉴别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图。

图8是本发明的按测定盐酸小檗碱方法测定苦桉祛疹凝胶供试品图。

图9是本发明的按测定盐酸小檗碱方法测定阴性对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含量测定小檗碱线性相关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含量测定蛇床子素对照品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按测定蛇床子素方法测定苦桉祛疹凝胶供试品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按测定蛇床子素方法测定阴性对照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含量测定蛇床子素线性相关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含量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图。

图16是本发明的按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方法测定苦桉祛疹凝胶供试品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按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方法测定阴性对照图。

图18、19是本发明的含量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线性相关图。

图20是本发明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所用溶剂的溶剂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6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