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97798.7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农;黄地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农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制作方法 | ||
1.一种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茶青:在雨水至清明节气之间,选择晴天晨露干后上午8~11时采摘鲜叶, 以采摘“未开苞”的芽叶,长不超过1.5厘米的嫩芽为茶青;
(2)晒青:把茶青放置在竹笪或竹筛上摊开厚度为1.5~3㎝,使其散发叶温,随后将摊放在竹笪或竹筛上的茶青置于室外晒坪上晒青,以散发水分,摊晒过程中翻拌3~4次,使茶青含水量达60%~70%即可;
(3)一次摊放:在室内将茶青放置在竹笪或竹筛中,翻拌后静置,静置后又翻拌,如此交替,这一过程历时6~10h,直至茶青散发出清甜微青或密香带青的气味;
(4)初杀青:将一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50~70℃的杀青锅内,采用“翻、按、扬”手法,通过闷抛结合的方式进行杀青,初次杀青时间为2~2.5 min;
(5)二次摊放:将初杀青后的茶叶摊放于凉席上快速冷却、复苏、摊凉回潮,摊放时间20~30min;
(6)重杀青:将二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90~100℃的杀青锅内,采用“翻、按、扬”手法,通过闷抛结合的方式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2~3 min;
(7)三次摊放:将重杀青后的茶叶摊放于凉席上快速冷却、回软,促进茶叶花香味进一步变浓,摊放时间 30~60min;
(8)反复整理初步做形:将重杀青并三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到手工整形平台,在温度为 45 ~ 60℃条件下,反复采用“翻、按、揉、捻、理”等手法整形,直到茶叶七成干,形成米芽状;
(9)初烘:将做形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50~60℃的焙笼上,茶叶摊放厚度为1~3厘米,中间挖一个宽1.5厘米的小洞,焙笼上用簸箕复盖,以防香气散失,烘焙30~60min,烘到七八成干,其间翻拌2~3次;
(10)复烘与再做形:将初烘后的茶叶放置在手工整形平台,温度控制在45~60℃条件下,再次进行做形,并复烘焙5~10min进行定型;然后将温度调到60~75℃,烘焙10~15min;
(11)四次摊放:将复烘后的茶叶置于凉席上摊放冷却,使得茶叶色泽鲜活,摊放时间20~30min;
(12)足烘:将四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到手工整形平台,温度控制在80~100℃条件下,进行三次烘焙,至茶叶含水量5~8%,将烘好的茶叶及时撤下整形平台,置于散热通风环境下,以减少湿热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摘茶青所述的芽茶采摘长度控制在1~1.5厘。
3.根据权利要求1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晒青所述的茶青摊放厚度以2.5~3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初烘所述的茶叶烘干程度为八成干。
5.根据权利要求1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足烘茶叶烘干至含水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农,未经黄志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77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花茶鲜叶齿压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