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97798.7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农;黄地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农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五盖山米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五盖山米茶产于湖南省郴县的五盖山,明《万历郴州志》、清嘉庆《郴县县志》均有记载,在明代被列为贡品。因茶叶芽紧重实,形状似米粒,一筒茶有一筒米重,故有“米茶”之称。五盖山米茶世界独一无二,以其独特的内在品质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因此“五盖山米茶”成为了专用名称,其中“五盖山”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五盖山米茶”是业界熟知的术语。五盖山米茶制作方法久已失传,经多年反复硏究终于获得成功。
制作五盖山米茶的原料茶叶,生长的环境很特别。五盖山茶,品质优异,以位于海拔1000至1400米的碧云庵、万惠庵、两江口一带所产为冠。五盖山为岭南山脉之一,有五个山峰耸立如盖,同时常年时有“云、雾、雨、露、雪”所盖,故称五盖山。其主峰碧云峰,海拔1620米,有郴阳第一峰之称。全山总面积20余万亩,广布野生茶树。全山冬不严寒,夏不酷暑,土质肥沃,为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灰砂土,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湿环境。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4~7℃之间,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30~32℃以下,年平均气温16~18℃,日平均气温≧10℃的年活动积温为5000~5800℃,持续期230~240天,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年平均-7℃;全境年日照时数1260~1868小时之间,大部分地区日照百分率在30%~40%;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茶树生长期的4~10月,月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虽因地、因季节而异,但多在80%左右,土壤湿度亦多为75%左右,其温、光、水、热等气候因子均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培育,为种茶之佳境。由于冬无严寒冰冻,夏无酷暑高温,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弱、雾气大、漫射光多、风速小,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叶的肉质发育,往往成为湖南优质名茶生产的最适宜区域。
用这种特有的茶叶生产加工的五盖山米茶,属于绿茶系列。五盖山米茶品质独特,外形细嫩均匀,色泽银光隐翠,芽茶茸毛特多;内质香气清鲜,滋味甘醇,汤色谷黄嫩绿明净,叶底翠绿匀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以期恢复历史上记载的五盖山米茶,其内质与外形均尽量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并结合茶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升其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达到的,一种米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茶青:在雨水至清明节气之间,选择晴天晨露干后上午8~11时采摘鲜叶, 以采摘“未开苞”的芽叶,长不超过1.5厘米的嫩芽为茶青;采摘过程中注意不要折伤茶青,不要让茶青受晒,不要压紧篓中茶青。
(2)晒青:把茶青放置在竹笪或竹筛上摊开厚度为1.5~3㎝,使其散发叶温。随后将摊放在竹笪或竹筛上的茶青置于室外晒坪上晒青,以散发水分,摊晒过程中翻拌3~4次,使茶青含水量达60%~70%即可。
(3)一次摊放:在室内将茶青放置在竹笪或竹筛中,翻拌后静置,静置后又翻拌,如此交替,这一过程历时6~10h,直至茶青散发出清甜微青或密香带青的气味。
通过茶青的摊放,叶内青草气散尽,香气的前体物质分解转化成花香气物质,使得制出的茶叶具有花香味,另外鲜叶里的蛋白质也会分解成氨基酸,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糖类,多酚类化合物被氧化,增加成品茶叶泡制茶汤的鲜爽度和减少茶汤的苦涩味,进一步促使茶叶的花香味变浓。
(4)初杀青:将一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50~70℃的杀青锅内,采用“翻、按、扬”等手法,通过闷抛结合的方式进行杀青,初次杀青时间为2~2.5 min。
(5)二次摊放:将初杀青后的茶叶摊放于凉席上快速冷却、复苏、摊凉回潮,摊放时间20~30min。
(6)重杀青:将二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90~100℃的杀青锅内,采用“翻、按、扬”手法,通过闷抛结合的方式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2~3 min。
(7)三次摊放:将重杀青后的茶叶摊放于凉席上快速冷却、回软,促进茶叶花香味进一步变浓,摊放时间 30~60min。
(8)反复整理初步做形:将重杀青并三次摊放后的茶叶放到手工整形平台,在温度为 45 ~ 60℃条件下,反复采用“翻、按、揉、捻、理”等手法整形,直到茶叶七成干,形成米芽状。
(9)初烘:将做形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50~60℃的焙笼上,茶叶摊放厚度为1~3厘米,中间挖一个宽1.5厘米的小洞,焙笼上用簸箕复盖,以防香气散失,烘焙30~60min,烘到七八成干,其间翻拌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农,未经黄志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7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花茶鲜叶齿压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