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液力缓速器的集成控制阀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5748.9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会明 |
主分类号: | F16D57/00 | 分类号: | F16D57/00;F16D65/14;F16K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力缓速器 集成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采用集成控制阀控制液力缓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控制方法包括对工作压力的初步粗调和动态细调;
初步粗调步骤:
打开汽车电源,液力缓速器的控制器让第五先导头(11)的线圈处于通电状态,使得第三阀杆(12)左移,阻断液力缓速器的进气口A与液力缓速器排气口R,从而关闭液力缓速器工作腔与大气通路,液力缓速器进入准备工作状态;
在行车过程中,需要使用液力缓速器时,操纵手柄,控制器让第二先导头(8)的线圈通电,第一阀杆(3)左移,进气口P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大截面相通,液力缓速器迅速工作;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工作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让第二先导头(8)的线圈断电,第一阀杆(3)在第一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阻断进气口P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集成控制阀处于不进气也不排气的状态;
动态细调步骤:
当液力缓速器工作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让第四先导头(10)的线圈通电,使第二阀杆(4)左移,此时进气口P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小截面相通,给液力缓速器工作腔微量补气;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力缓速器工作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让第四先导头(10)的线圈断电,第二阀杆(4)在第二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阻断进气口P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集成控制阀处于不进气也不排气的状态;
液力缓速器工作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的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让第三先导头(9)的线圈通电,使第二阀杆(4)右移,此时液力缓速器排气口R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小截面相通,给液力缓速器工作腔微量排气;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力缓速器工作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让第三先导头(9)的线圈断电,第二阀杆(4)在第二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阻断液力缓速器排气口R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集成控制阀处于不进气也不排气的状态;
液力缓速器工作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的压力在设定值允许误差范围内时,控制器让第一、二、三、四先导头(7、8、9、10)的线圈全部断电,在第一、二复位弹簧(13、14)的作用下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处于中位状态,液力缓速器工作腔不进气也不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集成控制阀控制液力缓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停止工作时集成控制阀的调节步骤如下:
在行车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液力缓速器时,关闭操纵手柄,控制器让第一先导头(7)的线圈通电,使得第一阀杆(3)右移,此时缓速器排气口R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大截面相通,液力缓速器工作腔气体快速排到大气中,液力缓速器迅速停止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集成控制阀控制液力缓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力缓速器非正常停止工作时集成控制阀的调节步骤如下:
汽车停止时,驾驶员忘记关闭操纵手柄(或其它控制方式)使液力缓速器未正常退出工作状态而直接关闭汽车电源,液力缓速器的控制器掉电,第五先导头(11)的线圈也处于断电状态,在第三复位弹簧(15)及经过第五先导头(11)导气孔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三阀杆(12)右移,此时液力缓速器排气口R经过安全阀阀体(2)的内部气道与液力缓速器进气口A相通,将液力缓速器工作腔中的气体排到大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集成控制阀控制液力缓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控制阀设置有中位封闭功能,液力缓速器的控制器不给集成控制阀的第一、二、三、四先导头(7、8、9、10)的线圈通电时,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相对主阀体(1)均处于中位,此时集成控制阀处于不进气也不排气的“中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会明,未经林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57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减震器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高稳定型超越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