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4765.9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冈部太郎;五十岚诚;西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充气 轮胎 | ||
1.一种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具有胎面部,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周向主沟,这些周向主沟沿轮胎周向连续且以锯齿状延伸;多个陆地部,这些陆地部由所述周向沟划分而成;以及多个横沟,借助这些横沟在所述各陆地部划分出多个花纹块要素,
所述各陆地部包含40个~50个间距,该间距由一个花纹块要素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横沟构成,
所述间距的沿着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85%~95%的范围是所述花纹块要素,
所述周向主沟包括:至少一个胎冠主沟,该胎冠主沟在轮胎赤道的附近延伸;一对胎肩主沟,该一对胎肩主沟在最靠胎面端侧的位置延伸;以及中间主沟,该中间主沟在所述胎冠主沟与所述胎肩主沟之间延伸,
所述中间主沟具有比所述胎冠主沟以及所述胎肩主沟的锯齿振幅大的锯齿振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沟包括:多个内侧中间横沟,这些内侧中间横沟从所述中间主沟的朝轮胎轴向内侧突出的内侧顶部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以及多个外侧中间横沟,这些外侧中间横沟从所述中间主沟的朝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外侧顶部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
所述重载荷用充气轮胎设置有:第一沟底刀槽花纹,该第一沟底刀槽花纹从所述中间主沟的沟底朝所述内侧中间横沟的沟底延伸;以及第二沟底刀槽花纹,该第二沟底刀槽花纹从所述中间主沟的沟底朝所述外侧中间横沟的沟底延伸,
所述第一沟底刀槽花纹与所述第二沟底刀槽花纹彼此不连通、且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沟底刀槽花纹在锐角交叉部延伸,所述内侧中间横沟与所述中间主沟在所述锐角交叉部以锐角交叉,
所述第二沟底刀槽花纹在钝角交叉部延伸,所述外侧中间横沟与所述中间主沟在所述钝角交叉部以钝角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主沟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设置为一对,
所述横沟包括多个胎冠横沟,这些胎冠横沟将所述胎冠主沟的锯齿状的朝轮胎轴向内侧突出的内侧顶部连接,
所述胎冠横沟与所述内侧中间横沟彼此朝相反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沿轮胎轴向相邻的陆地部中,一方的陆地部的横沟与另一方的陆地部的横沟在轮胎周向上以大约一半的间距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主沟以及所述各横沟的沟深比所述胎冠主沟以及所述胎肩主沟的沟深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陆地部包括:所述中间主沟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内侧中间陆地部;以及所述中间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外侧中间陆地部,
所述内侧中间陆地部包括多个内侧中间花纹块要素,这些内侧中间花纹块要素由从所述中间主沟朝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内侧中间横沟划分而成,
所述外侧中间陆地部包括多个外侧中间花纹块要素,这些外侧中间花纹块要素由从所述中间主沟朝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外侧中间横沟划分而成,
所述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具有:
第一连结部,在所述胎面部的第一磨损状态下,该第一连结部在接地面露出,用于通过将在轮胎轴向上相邻的所述内侧中间花纹块要素与所述外侧中间花纹块要素连结而形成中间连结花纹块要素;以及
第二连结部,在与所述第一磨损状态相比磨损进一步发展的第二磨损状态下,该第二连结部在接地面露出,将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中间连结花纹块要素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主沟包括: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该第二倾斜部与第一倾斜部朝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该第二倾斜部的轮胎周向长度比所述第一倾斜部的轮胎周向长度小,
所述第一连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结部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部延伸的刀槽花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47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