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6773.7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韩哲;张志斌;张彦浩;王炜亮;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湖泊 重金属 污染 综合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开展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可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甄别底泥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重污染区域底泥重金属释放潜力,评估底泥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健康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底泥重金属防范措施和处理处置方案,为防治底泥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外关于沉积物中重金属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多,发展了多种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方法、生态方法和毒理学方法以及化学、生态和毒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次生相富集系数法等。但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状况评价体系,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评价目的、优点及不足,即使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也无法客观的反映重金属的污染水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底泥重金属含量以及底泥pH的基础数据。
(2)根据底泥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进行评价,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3)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存在危害叠加效应,为确保环境安全,对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评价 结果中处于“良好水平”的,再进一步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综合生态危害,根据评价结果,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的点位列为良好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等及以上的点位列为轻度污染水平。
(4)根据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最终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步骤(1)所述的8种重金属元素是指铅、汞、铬、镉、砷、锌、镍、铜。
步骤(2)所述的单因子污染评价方法如下:
①在对河流、湖泊底泥进行重金属评价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根据每一种重金属元素的实测浓度,并参照底泥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状况评价方法,确定每一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
②多因子综合评价:根据每一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选取最严重的污染水平做为某
点位的综合污染水平。
③重金属评价标准分别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浓度值2倍,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底泥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状况评价方法具体如下:将浓度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和二级标准的底泥划分为良好水平,该水平底泥能够保持自然背景和维护人体健康;将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的底泥划分为轻度污染水平,该水平底泥对环境造成轻微危害和污染,但可满足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将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2倍的底泥划分为中度污染水平,该水平底泥能够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和污染;将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2倍的底泥划分为重度污染水平,该水平底泥明显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和污染。
④在选择《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参考标准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根据布设点位底泥pH所属土壤pH范围进行选择确定。砷元素和铬元素选择水田项目 中所列标准,铜元素选择农田项目中所列标准。
步骤(3)所述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方法如下:
①在应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该方法引入毒性响应系数作为评价参数之一。
②单因子评价:计算式Cfi=CDi/CRi,Eri=Tri×Cfi,其中Cfi为某一重金属的污染系数;CDi为样品浓度实测值;CRi为计算所需的参照值;Eri为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Tri为各重金属的毒性相应系数。
③多因子综合评价:计算式RI=∑Eri,其中RI为多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6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