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机构轮廓设计及从动件运动特性测绘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2219.X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于亮;董文丰;魏凯;彭晓康;武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B43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机构 轮廓 设计 从动 运动 特性 测绘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高校理工科类机械原理教学,属于凸轮运用、教学仪器技术等领域。
背景技术
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能使从动件(推杆)获得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便于与其他机构协调配合工作,因而应用广泛。凸轮机构的学习主要是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与其组合设计、反转法基本原理、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和凸轮机构的受力分析等。
虽然不少的工程师投入到教具的改进与设计研制中,但是在高校机械类课堂中却缺少一种集实物展示、运动分析、实验探究、多知识点讲解、学生自主设计组装的新型教具。现阶段无外乎就是两种教学手段:一种是利用光学投影设备展现机构的运动特点;第二种是单个实物模型展示。第一种方法不能直观的感受机构运动,带来的视觉冲击也无法比拟实物演示;第二种方法只是纯粹的展示单个机构模型,且大多为静态展示,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思考与探究,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设计的凸轮机构轮廓设计及从动件运动特性测绘平台,以学生为主导,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此套教具通过已知凸轮画从动件运动特性曲线,已知从动件运动特性曲线反求凸轮结构,讲述了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基本规律、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运动特性曲 线的分析等知识点和实验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款凸轮机构轮廓设计及从动件运动特性测绘平台,解决现有教具存在的结构单一、知识点设计面少、体积庞大、质量笨重的问题,重点讲述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基本规律、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运动特性曲线的分析。此套教具可以已知凸轮画从动件运动特性曲线,已知从动件运动特性曲线反求凸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机电一体动力输入系统、动力分流系统、输出端凸轮绘制系统等组成。输出端凸轮绘制系统可以分为已知凸轮绘制从动件特性曲线模块、已知从动件曲线绘制凸轮模块。
本发明的一个工作周期只需要凸轮转动一圈,便可以完成绘制从动件特性曲线和绘制凸轮两个步骤。所述机电一体动力输入系统中,我们使用了一个低转速的电机,通过电磁开关实现电机的正反转,保证运动件能够准确复位;
所述动力分流系统由斜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带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组成。所述斜齿轮传动将电机动力实现转向,一对斜齿轮安装在齿轮传动箱内,齿轮传动箱固定在铝型材的滑道上;所述轴的一端支撑在齿轮传动箱上,另一端依靠轴承座支撑起来;所述蜗轮蜗杆将以较大的减速比实现减速(传动比为20),蜗轮固定在轴Ⅰ上,轴Ⅰ通过两个轴承座支承起来,且与轴Ⅱ的一端共用一个轴承座;所述齿轮啮合传动,将轴Ⅰ的动力传递给轴Ⅱ,保证两轴有共同的圆周速度;所述同步带轮传动,将轴Ⅰ的动力传递给轴Ⅲ,保证两轴有共同的圆周速度,这样轴Ⅰ、Ⅱ、Ⅲ的圆周速度就都相等了;所述齿轮齿条传动中,齿轮与轴Ⅱ固连在一起,轴向位置限定,其中齿条固定在两 个滑块上,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导轨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已知凸轮绘制从动件特性曲线模块,由凸轮、凸轮滚子、凸轮从动件、画笔、滑块、导轨、轴承座、从动件特性曲线画板、画板支承架等构成。所述凸轮的基圆是确定的,可以更换不同形式的凸轮;所述轴承座下端是用来支承轴Ⅰ的,上面的延伸部分固定的有导轨,滑块在导轨上运动;所述滑块固定在从动件上;所述凸轮滚子,放置在凸轮上,将随着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所述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滚子固连在一起,随着凸轮滚子一起做上下运动;所述画笔固定在凸轮从动件上,这样滚子、凸轮从动件、画笔都保持运动一致了;所述画板支承架固定在齿条上面,随齿条做水平运动;所述从动件特性曲线画板放在画板支承架上,便于更换不同形式的画板;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带动画板的水平运动,齿轮转动一周的周长,正好是画板走完一周的行程,这样就达到了所有运动构件的同步,实现了运动特性曲线的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2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