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溶血性弧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引物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22777.6 申请日: 2014-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4513857A 公开(公告)日: 2015-04-15
发明(设计)人: 徐晓可;吴清平;张菊梅;程健恒;张淑红;邓梅清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4;C12N15/11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地址: 51007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溶血 弧菌 环介导 等温 扩增 检测 引物 方法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引物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亦是近年来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头号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少数情况还能引发败血病,危及生命。水产品中较高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导致了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仅2006年夏天,智利某地就报导了900多例VP相关的腹泻病例;2007年8月25日~9月25日,我国厦门市连续发生两起VP食物中毒,中毒2000余人。

目前,美国和欧盟对进口水产品都强制性要求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检验结果为阴性方可通关,否则出口的水产品将被“全部自动扣留”就地销毁。这给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设置了技术壁垒。国际微生物标准委员会和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及我国香港地区都提出对水产品开展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工作。我国也要求将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作为水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GB 4789.7-2013,SNT 2142-2008,SN0173-1992,GB18406.4-2001)。目前,我国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主要是根据GB 4789.7-2013,这需要5~7d时间,难以适应快速准确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创建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且适用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

尽管已有针对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和一些其他序列建立LAMP方法的专利报道(专利申请号:2007100304416),但由于tlh等基因不够特异(Croci et al.,2007),以此建立的LAMP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特异好、灵敏高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检测引物组,利用该检测引物组可以特异性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本发明在选择新的特异靶基因irgB的基础上(Yu et al.,2010),通过筛选和优化引物,建立了一种LAMP扩增方法,通过摸索样品前处理条件(增菌),将样品处理技术结合LAMP技术有机结合,建立用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对于水产品快速检测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检测引物组,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引物组成:

上游外引物为F3:5’-GCAAAGAAACGCTTGGCG-3’(如SEQ ID NO.1所示);

下游外引物B3:5’-TGCATAGCAATGTTGTCGCT-3’(如SEQ ID NO.2所示);

上游内引物FIP:5’-TCTCTCGGGTGGTGGATGGGTTTCGTTACACTCCGTTCGC-3’(如SEQ ID NO.3所示);

下游内引物BIP:5’-ATGGTTTGCTACTCTCGCACCCTCGGCTGACAAATGGCTCTA-3’(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样品进行增菌培养获得增菌液,提取增菌液中的细菌DNA,然后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方法用上述检测引物组对细菌DNA进行选择性扩增,确认是否存在有扩增产物。

所述的样品可以是各种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的样品,如水产品。

所述的对样品进行增菌培养优选是将样品接入质量分数3%Nacl碱性蛋白胨水,36℃±1℃培养10h,获得增菌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2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