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回收热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9833.9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4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虎;王礼宏;张垚;刘双;孙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热力 系统 | ||
1.一种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包括:
容器(10),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空间;
输送主管线(20),设置在容器(10)外;
面式减温器(3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面式减温器(30)具有入口端(31)和出口端(32),入口端(31)和出口端(32)均能够与容器(10)的外部连通;
自动流量调节阀(21),设置在输送主管线(20)上,能够自动调节输送主管线(20)的流量;
流体输入支线(40),流体输入支线(40)的一端和面式减温器(30)的入口端连通,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和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入口端相连接的输送主管线(20)连通;
流体输出支线(50),流体输出支线(50)的一端和面式减温器(30)的出口端连通,流体输出支线(50)的另一端和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出口端相连接的输送主管线(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与输送主管线(20)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22),第一检测装置(22)位于输送主管线(20)的入口端和流体输入支线(40)之间,第一检测装置(22)能够检测输送主管线(20)的管内流体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与输送主管线(20)连接的第二检测装置(23),第二检测装置(23)位于输送主管线(20)的出口端和流体输出支线(50)之间,第二检测装置(23)能够检测输送主管线(20)的管内流体温度,第二检测装置(23)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容器(10)为汽包,面式减温器(30)位于该汽包的液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过热器(60),该汽包的饱和蒸汽输出端口(11)与过热器(60)的入口端(61)连接,过热器(60)的出口端(62)与输送主管线(20)的入口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输入调节阀(41),输入调节阀(41)设置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两端之间,且输入调节阀(41)能够调节流体输入支线(40)内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输出调节阀(51),输出调节阀(51)设置于流体输出支线(50)的两端之间,且输出调节阀(51)能够调节流体输出支线(50)内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第一手动闸阀(24),第一手动闸阀(24)设置于输送主管线(20)上,第一手动闸阀(24)位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入口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第二手动闸阀(25),第二手动闸阀(25)设置于输送主管线(20)上,第二手动闸阀(25)位于流体输入支线(40)的另一端与自动流量调节阀(21)的出口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热力系统还包括蒸汽管网(70),输送主管线(20)的出口端与蒸汽管网(7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98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爆闪灯的防暴叉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防堵功能的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