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0215.6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胡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吉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10;C08G18/12;C08L7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岔 安装 装置 整体 绝缘 包裹 绝缘材料 | ||
1.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绝缘材料是在温度为-10℃~150℃下,A组分和B组分按照重量比1:0.1~1:10混合制得;
A组分为扩链剂与耐候防护材料按照重量比0.1:1~1:5的混合物,所述扩链剂是含活性氢的端羟基聚合物或端氨基聚合物,多元醇,多元胺,多元羟酸中的一种;所述耐候防护材料是橡胶耐候防护材料或塑料耐候防护材料;
其中,B组分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的单体、聚合体、衍生物;或者B组分是由端羟基化合物或端氨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的预聚物或半预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A、B组分优选的混合比例是:1:0.1~1:0.5,优选的混合温度是8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使用的含活性氢的多元醇聚合物或端胺基聚醚聚合物组分为:平均官能团数为2.0—3.0数均分子量为(Mn)100—3000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他们的混合物;其中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氧化乙烯多元醇、氧化丙烯均聚物、氧化乙烯均聚物、氧化丙烯与氧化乙烯共聚物、或聚四氢呋喃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为已二酸系聚酯二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的端氨基化合物为:平均官能团数为2.0—3.0、数均分子量为(Mn)100—3000的芳香族或脂肪族端氨基聚醚或他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使用的扩链交联剂为:脂肪族二元胺或其取代物、脂环族二元胺或其取代物、芳香族二元胺或其取代物、脂环族二元醇或多元醇、脂肪族二元醇或多元醇、二元羧酸(酐、酯)、醇胺、羧基二醇;
A组分中所使用的扩链交联剂中的芳香族二元胺包括: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3,5-二乙基甲苯二胺(DMTDA),3,5-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4,4′-亚甲基双(2,6-二乙基)苯胺(M-DEA),4,4′-亚甲基双(2,6-二异丙基)苯胺(M-DIPA), 4,4′-亚甲基双(2-异丙基-6-甲基)苯胺(M-MIPA),2,4-二氨基-3,5-二甲硫基氯苯(TX-2),4,4′-双仲丁氨基二苯基甲烷,1,4-双仲丁氨基苯,丙二醇双(4-氨基苯甲酸酯),2,4-二氨基-3-甲硫基-5-丙基甲苯,甲苯二胺(TDA),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4,4′-亚甲基双(2-乙基苯胺),其他芳香族二胺;
A组分中所使用的扩链交联剂中的二元羟酸(酐、酯)包括:乙二酸,癸二酸,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丁二酸,戊二酸,壬二酸,十二碳二酸,1,4-环已烷二甲酸,1,4-环乙烷二甲酸二甲酯,二聚酸,混合二羧酸(C4-C6二羟酸(DBA),长链混合二羧酸),顺丁烯二酸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B组分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的单体、聚合体、衍生物为MDI,TDI,HDI,IPDI,12HMDI的一种或者2种及2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B组分所述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和半预聚物由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和端羟基化合物或者端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安装装置整体绝缘用的包裹型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的端羟基化合物为:平均官能团数为1.8—2.5,平均分子量为(Mn)600—3000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他们的混合物;
其中,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氧化乙烯多元醇、氧化丙烯均聚物、氧化乙烯均聚物、氧化丙烯与氧化乙烯共聚物、或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为已二酸系聚酯二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
B组分中的端氨基化合物为:平均官能团数为1.8—3.0,平均分子量为(Mn)100—3000的芳香族或脂肪族端氨基聚醚或他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吉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成都瑞吉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02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