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飞轮入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2177.8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郑镇炎;张进兴;莫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伟嘉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1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飞轮 入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轮入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飞轮入轴机。
背景技术
在非电动的玩具中,经常会用到飞轮先把动能存储为转动势能,再释放转换为动能。采用这种飞轮结构牙箱的玩具一般称为惯性牙箱玩具。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瞬间的推动使玩具具有自行运动的功能,从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在制造牙箱时,一般先将轴插入飞轮中,再将连接有轴的飞轮装入牙箱的箱体内。现有技术用于加工飞轮入轴的设备为手动飞轮入轴机,其使用操作过程为:先把飞轮放置在模具内→其中一只手将轴放在模具内的飞轮上并扶正→另一只手摇动手动入轴机的摇杆,冲头下降并把轴顶入穿过飞轮的轴孔内。该种人工操作的手动飞轮入轴机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完成一次飞轮入轴大约需要5s的时间,生产效率较低下;第二、批量生产时需要大量的人力,人力资源耗费大,生产成本高;第三、操作失误时,冲头可能会压到手指,操作时要求工人完全集中精力,劳动强度极高,还存在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飞轮入轴机,生产时,轴能够自动插入飞轮中,全程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飞轮入轴机,包括机架、飞轮供料机构、轴供料机构、下飞轮机构、下轴机构和夹入轴机构,飞轮供料机构和轴供料机构分别设置于机架上方的两侧,下飞轮机构包括飞轮模,飞轮模与飞轮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下轴机构包括轴模,轴模与轴供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夹入轴机构位于飞轮模和轴模的上方,夹入轴机构夹取轴模内的轴并移动至飞轮模的上方将轴插入飞轮内。
优选的,所述下飞轮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与机架滑动连接,飞轮模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与第一气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飞轮模包括飞轮上模和飞轮下模,飞轮上模与机架固定连接,飞轮下模由飞轮下前半模和飞轮下后半模组成,飞轮下前半模和飞轮下后半模均与移动平台滑动连接,移动平台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与飞轮下前半模连接,第三气缸与飞轮下后半模连接。
优选的,所述飞轮供料机构包括飞轮震盘和直震轨道,直震轨道的一端与飞轮震盘连接,直震轨道的另一端与飞轮上模的模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轴机构还包括第四气缸,轴模包括轴上模和轴下模,轴上模与机架固定连接,轴下模的底部与机架滑动连接,轴下模的端部与第四气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轴机构还包括第五气缸和顶轴杆,第五气缸设置于轴下模运动方向的下方,顶轴杆与第五气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供料机构包括轴震盘和震动管道,震动管道的一端与轴震盘连接,震动管道的另一端与轴上模的模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入轴机构包括支架、移动板、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和夹轴模;移动板与支架滑动连接,第六气缸与移动板连接,第七气缸安装于所述移动板,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均与第七气缸连接,夹轴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指气缸的夹爪和第二手指气缸的夹爪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六气缸为无杆气缸。
优选的,所述飞轮下模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飞轮入轴机,其中,飞轮供料机构和轴供料机构分别盛装有飞轮和轴,工作时,飞轮供料机构将飞轮输送至飞轮模的模腔内,轴供料机构将轴输送至轴模内,然后下飞轮机构把飞轮按照单次生产的数量拾取并输送至设定的位置等待进行入轴工序,同时,下轴机构把轴按照单次生产的数量拾取完成下料,接着夹入轴机构移动至轴模的上方将完成下料的轴夹取,夹入轴机构再次移动至等待入轴的飞轮的上方,夹入轴机构将夹取的轴插入待入轴的飞轮内,完成飞轮入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减少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二、动作反应迅速,生产效率可以达到2s/pcs,比现有的手工入轴,单件操作减少了3s;三、动作运动精度高,生产安全,产品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飞轮入轴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飞轮入轴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飞轮入轴机的飞轮供料机构与下飞轮机构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飞轮入轴机的下飞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飞轮入轴机的下飞轮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飞轮入轴机的下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伟嘉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伟嘉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2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液压支架拆销装置
- 下一篇:多头螺纹滚珠螺母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