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33492.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俊;侯传荣;于静静;余筠如;包镇;汪荣亮;谷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探针 基因芯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样品制备
制备含有目的探针(3)的溶液,和第一荧光基团(1)标记的质量控制探针(4)的溶液;并将上述目的探针(3)的溶液和第一荧光基团标记(1)标记的质量控制探针(4)的点样溶液充分混合,制备成点样溶液;
步骤二:基因芯片制备
将上述混合后的溶液点样于修饰了手臂分子(6)的基片(7)上形成N个探针斑点,N为自然数,经过固定并清除未固定的探针,完成基因芯片的制备;
步骤三:通过检测质量控制探针(4)的信号检测目的探针(3)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
检测上述所有探针斑点发出的荧光信号,若在第一荧光基团(1)的激发波长下检测到荧光,则表示质量控制探针(4)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同时说明目的探针(3)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
否则,若任一个探针斑点中在第一荧光基团(1)的激发波长下未检测到荧光,表示质量控制探针(4)未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四:杂交
将第二荧光基团(2)标记的待测序列(5)与质量合格基因芯片上所述的探针斑点中的目的探针(3)进行杂交,杂交后,目的探针(3)中的探针和待测序列(5)结合形成杂交产物;
步骤五:确定待测序列(5)的序列信息
对所述杂交产物进行荧光信号检测,若在第二荧光基团(2)的激发波长下检测到荧光,则确定目的探针(3)与待测序列(5)互补,并确定待测序列(5)的序列信息;
若在第二荧光基团(2)的激发波长下未检测到荧光,则表示不能确定目的探针(3)与待测序列(5)互补,无法确定待测序列(5)的序列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的探针(3)和质量控制探针(4)为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或者肽核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7)为玻璃片、硅胶晶片、塑料、聚丙烯膜、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微型磁珠或者管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荧光基团(1)和所述的第二荧光基团(2)不相同,且上述两种荧光基团的荧光发射峰大于4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荧光基团(1)和所述的第二荧光基团(2)为Cy3、Cy5、Fitc、FAM或者Rhodamine。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荧光基团(1)和第二荧光基团(2)为生物素-亲和素与标记物质结合的标记复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记物质为荧光蛋白、铁蛋白、胶体金、荧光素或化学发光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