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7078.9 | 申请日: | 2014-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殿明;刘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许艳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基质 使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菇的栽培新方法,特别涉及利用一种油菜秸秆和稻草作为新的培养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一种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的传统食用菌。栽培基质是平菇生产的基础。大规模栽培平菇需要消耗大量的栽培基质,而传统的棉籽壳、木屑等平菇栽培基质在中国南方地区存在价格高品质差产量少等缺点。因此,开发量大易得且价格便宜的替代基质是平菇栽培在我国南方地区进一步推广栽培的关键。
平菇是木腐菌,利用的碳源主要是木质素和纤维素。油菜和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栽培作物,其栽培面积非常大而且秸秆产量高。以江西省为例,油菜秸秆年产量约720万吨,稻草年产量约1.2亿吨。油菜秸秆和稻草被大量用于燃烧后还田,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时甚至引起火灾。油菜秸秆和稻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如果能用于食用菌的栽培,不仅可以减轻由燃烧秸秆导致的大气污染及废弃秸秆导致的农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为平菇的栽培提供大量廉价易得的栽培基质。
油菜秸秆和稻草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用于平菇的栽培,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合适的培养料配方和成熟高产的栽培方法。一些用油菜秸秆或稻草栽培平菇的尝试普遍存在产量较低或栽培方法操作复杂等缺点,产量低、染菌率高等问题往往会大大提高食用菌栽培的综合成本,使食用菌生产者无利可图,因而无法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平菇栽培成本高、原料有限、栽培方法复杂等缺点,提供一种用油菜秸秆和稻草作为平菇栽培的新基质以及利用该栽培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该栽培基质具有原料廉价丰富,制备简单,储存方便,产量高等特点;利用该基质栽培平菇的方法简单易学、对设备和场地要求不高,并且污染率低,产量高。同时,也提出一条合理利用油菜秸秆、稻草等农作物副产品的新途径,变废为宝,既可增加农民收入也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油菜秸秆30%-80%,稻草12.5%-62.5%,麦麸5%,尿素0.5%,蔗糖1%,石膏1%。
一种平菇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用3%石灰水浸泡油菜秸秆和稻草约48小时,然后捞出晾干;
步骤2、将油菜秸秆和稻草粉碎成约5-15毫米长的短杆状秸秆;
步骤3、用上步获得的短杆状秸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比例混合:油菜秸秆占30%-80%,稻草占12.5%-62.5%,并配上麦麸5%,尿素0.5%,蔗糖1%,石膏1%;
步骤4、拌料装袋,将上述配方培养基充分拌匀,培养基含水量掌握在60%-70%进行装袋,每袋装培养基200-1000克;
步骤5、灭菌,采用温度121℃高压蒸汽灭菌40-60分钟;
步骤6、冷却、接种,将基质降温冷却至25℃时进行接种,接种量为菌种占培养料质量的5%-8%;
步骤7、菌丝培养,在25℃-32℃、30%-5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菌丝20天至30天;
步骤8、崔蕾,打开菌袋,在15℃-25℃、空气湿度50%-60%条件下培养4-7天;
步骤9、出菇管理,在15℃-25℃、空气湿度60%-80%条件下生长6-8天;
步骤10、采收第一茬菇;
步骤11、养菌,在25℃-32℃、空气湿度30%-50%条件下培养菌丝3-4天;
步骤12、补水培养,在15℃-25℃、空气湿度50%-60%条件下培养10-16天;
步骤13、出菇管理,在15℃-25℃、空气湿度60%-80%条件下生长6-8天;
步骤14、采收第二茬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材料来源于油菜和水稻的副产物,来源广,是油菜和水稻生产中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2)投入少、成本低,基质制备操作简单易行,分散制备或规模生产都行。
(3)生物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4)能彻底解决油菜秸秆还田难和遏制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交通的棘手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平菇栽培新基质的制备流程图;
附图2:利用本发明平菇栽培新基质栽培平菇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