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7176.2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涛;郑明彬;陈泽;罗震宇;赵鹏飞;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34;A61K47/24;A61K4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纳米颗粒 阳离子磷脂 制备 阳离子脂质体 磷脂 聚合物 内核 聚乙交酯丙交酯 聚合物表面 放大生产 高压匀浆 粒径均一 临床研究 纳米颗粒 性质稳定 聚乳酸 包覆 细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包括内核和外壳,所述内核为聚合物,所述外壳为阳离子脂质体和磷脂,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和所述磷脂包覆于所述聚合物表面,所述聚合物为聚乙交酯丙交酯或聚乳酸。所述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粒径均一、性质稳定,可以负载DNA进入细胞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一步高压匀浆法制备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操作简单,能够制备大剂量的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为该纳米颗粒的放大生产和临床研究提供基础,该制备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载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合物纳米颗粒和纳米脂质体为代表的两类主流纳米载体能高效包裹和传输药物,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聚合物纳米颗粒的药物包封能力强、细胞内吞效率高、体内循环时间长。纳米脂质体具备生物安全性优良、传输能力高效、制备工艺简单等特性。结合聚合物和磷脂各自的优势制备出的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的传递。
基因治疗为一些长期困扰人类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遗传病、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将亲水性的大分子质粒DNA却难以被疏水性的磷脂-聚合物材料负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负载大分子质粒DNA的载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所述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中含有阳离子脂质体,可以吸附带负电荷的DNA,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难以负载大分子质粒DNA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以进行大规模制备。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阳离子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包括内核和外壳,所述内核为聚合物,所述外壳为阳离子脂质体和磷脂,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和所述磷脂包覆于所述聚合物表面,所述聚合物为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或聚乳酸(PLA)。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和所述磷脂通过物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外壳。
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和所述磷脂均包括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两个疏水性尾部,当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和所述磷脂处于水性环境时,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和所述磷脂结合在一起形成亲水性头部均朝向水环境、疏水性尾部均朝向内核的外壳。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脂质体与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6-1:1,所述阳离子脂质体与所述磷脂的质量比为3-5:1。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0-15000。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脂质体为1,2-二油酰基-3-三甲基铵丙烷(DOTAP)、双油基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二油酰基-3-二甲基丙二醇胺、N-(N’,N’-二甲氨基乙基)氨甲酰基-胆固醇、N,N-二甲基-N-羟乙基-N-(1,2-双十四烷氧基)丙基溴化铵、1,2-二亚油氧基-N,N-二甲基丙胺、1,2-二亚麻氧基-N,N-二甲基丙胺、二硬脂基二甲基铵盐、脂精胺GL-53和脂精胺GL-89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磷脂-聚合物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300nm。
所述聚合物的细胞内吞效率高,包封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能通过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毒性低,原料廉价。
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带有正电荷,可以吸附负电荷的DNA,同时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生物相容性好。
所述磷脂可以延长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提高所述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