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悬置点的振动贡献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1026.9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程金英;张永利;李令兵;殷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悬置 振动 贡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每处悬置点的振动贡献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振动和噪声是NVH性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车内噪声过大将严重影响车辆的舒适性和语言交流的清晰度,低频振动过大会对乘员的内脏器官造成损害,高频振动过大会增加乘员的疲劳感,并且会使乘员的情绪变的急躁;如果驾驶员长时间驾驶NVH性能较差的车辆,会降低驾驶员对各种信号识别能力,甚者会导致车祸。因此,车内高标准的NVH性能已成为车辆开发的重要课题,及全世界各大主机厂商重点关注的对象。
由于车辆NVH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因此,悬置系统的优化匹配对于提高车辆NVH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悬置系统的优化匹配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如果能在现有悬置系统优化匹配方法的基础上,再对对车内接受体振动贡献较大的悬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而进一步提升车辆NVH性能。由此可知,如何能够准确地获得每处悬置点对车内接受体振动的贡献量,对于提升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通常采用不连接被测悬置点的方法,测量被测悬置点对车内接受体振动的贡献量,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所有悬置点均正常安装的情况下,使发动机以恒定加速度从1000转/分缓慢加速至6000转/分,采集车内接受体的振动数据。
步骤2:去除被测悬置点与车身间的连接,用独立支撑结构在被测悬置点的车身侧安装点支撑发动机,使发动机保持原有的安装姿态,之后进行步骤3,该独立支撑结构在理想状态下应该不会使发动机的振动经过自身传递至车身。
步骤3:使发动机以恒定加速度从1000转/分缓慢加速至6000转/分,采集车内接受体产生的振动数据。
步骤4:对比经步骤3获得的振动数据及经步骤1获得的振动数据,得到被测悬置点对车内接受体振动的贡献量。
该种测量方法存在的缺陷为:1、对独立支撑结构的要求较高,如果独立支撑结构无法使发动机保持原有的安装姿态,或者无法做到完全隔离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经自身传递至车身,都将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由于悬置系统在动力总成动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扭转和位移,因此,如果用固定不动的独立支撑结构替代被测悬置点,会使其他悬置点在步骤3中的状态与在步骤1中的状态不一致,进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3、该种测量方法需要拆装被测悬置点,因此存在测试劳动强度大及测试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量悬置点对车内接受体振动的贡献量的方法存在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的测量悬置点的振动贡献量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量悬置点的振动贡献量的方法,包括:
在发动机处于运行工况下,获取车内接受体沿车身坐标系选定坐标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第一加速度信号,并同时获取被测悬置点的车身侧安装点沿所述选定坐标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振源加速度信号;
在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下,控制激振器在所述车身侧安装点沿所述选定坐标轴方向产生所述振源加速度信号,并同时获取所述车内接受体沿所述选定坐标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第二加速度信号;
将所述第二加速度信号与所述第一加速度信号相比较,获得所述被测悬置点对所述车内接受体在所述运行工况下产生的、沿所述选定坐标轴方向的振动的贡献量。
优选的是,所述运行工况为怠速工况或者油门开度达到最大的急加速工况。
优选的是,所述车内接受体为驾驶员座椅或者方向盘。
优选的是,所述选定坐标轴包括车身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
所述在发动机处于运行工况下,获取车内接受体沿车身坐标系选定坐标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第一加速度信号,并同时获取被测悬置点的车身侧安装点沿所述选定坐标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振源加速度信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1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压驱动弹射式水平冲击台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管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