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1566.7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1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25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制备 烘干工艺步骤 标准评价 成品茶叶 机器加工 碎茶叶 完整度 翻动 初揉 揉捻 杀青 制茶 渥堆 评估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包括杀青→初揉→渥堆→揉捻→烘干工艺步骤,通过控制每个步骤的时间、温度、湿度、翻动频率等参数,使生产出的乌茶茶叶完整度较好,所得到的成品茶叶本身并不会因为机器加工茶叶的方式而产生较多的断碎茶叶,利用本行业对茶叶评估的整碎标准评价所得结果较优,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机器制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茶工艺可分为人工炒茶和机器炒茶。人工炒茶技术是制茶工艺最早的技术,随后发展处机器炒茶技术。但在现实茶叶制备过程中,人工炒茶所得茶叶通常较完整,茶叶外型较好,断碎程度较低;而通常利用机器炒茶技术所得的茶叶,由于机器轻重度控制不易,常常所得茶叶在外型上不够完整,断碎程度较高,所得茶叶品质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所得茶叶的完整性好,断碎程度较低。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为:杀青→初揉→渥堆→揉捻→烘干。
所述杀青:在温度为260℃-350℃的杀青机中杀青,炒至叶带熟香味,嫩叶熟透并向背面卷曲,手摸以有软略带燥感为度,保留18%-22%酶活性;
所述渥堆:室温控制在25℃-27℃,茶叶发酵的温度控制在28℃-29℃,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发酵时间控制在7-9小时,发酵至散发酒糟气和酸辣气味香,叶片变为黄褐色为宜;
所述揉捻: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在80%-90%的情况下进行揉捻,使其茶叶水分含量蒸发60%;
所述烘干:先在温度为90℃-100℃的情况下短时间烘焙,使茶叶表面形状固定,然后在温度为70℃-80℃的情况下慢烘,烘到茶梗手折脆断,气味清纯。
优选的,所述步骤杀青前还有萎凋、晾青和做青,晾青和做青都重复2-3次。
所述萎凋:在温度为30℃-35℃的情况下进行萎凋,晒青时间为30-60分钟,萎凋期间轻翻2次至3次;
所述晾青:在温度为30℃-32℃的情况下进行晾青,使其青草气味道消除;
所述做青:在温度为18℃-24℃的情况下进行做青,做青次数为3-5次,每次静置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杀青投叶量为7-8公斤/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杀青每次用时6-8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渥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渥堆时间为8-10个小时,堆高厚度为70-80cm;第二次渥堆时间为10-15个小时,堆高厚度为80-95cm。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即前述任一所述的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在机器制茶上的应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申请所述制备方法对鲜茶叶进行处理得到的成品茶叶在外形上较好,断碎程度较低,即整碎度好。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法的说明,可以得知本申请所述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在对前期通过整理后得到的叶形完整的鲜茶叶进行加工,所得到的成品茶叶本身并不会因为机器加工茶叶的方式而产生较多的断碎茶叶,同时利用本行业对茶叶评估的整碎标准评价所得结果较优。正是因为本申请所述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在从鲜茶叶至成品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对叶形完整的茶叶的损伤程度较少,因此,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机器制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乌茶茶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雅安农耕时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1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耐应力开裂性的较高密度聚烯烃
- 下一篇:节水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