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硅beta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3016.9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0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荣;林民;朱斌;彭欣欣;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3/18 | 分类号: | C01B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eta 分子筛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硅beta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β分子筛是R.Wadlinger等在1967年开发的具有BEA结构的分子筛,它的出现是高硅分子筛研究的标志。β分子筛是由几种结构不同但紧密相关的多形体组成的堆垛层错共生,它具有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其中,[100]和[010]方向的孔道为直孔道,其孔径都约为0.66×0.67纳米;[001]方向的孔道则是由[100]和[010]两个方向的直孔道交叉形成的,它呈正弦形,其孔径约为0.55×0.55纳米。
由于具有高的骨架硅铝比以及特殊的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β分子筛具有热稳定性好、憎水性强、大分子反应物和产物在分子筛中的扩散性能好等优点。因此,β分子筛被广泛用于催化裂化、烷基化和异构化等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催化材料。
由于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广阔的应用领域,β分子筛的合成与改性一直是分子筛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全硅β分子筛的合成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文献报道,全硅β分子筛的水热合成主要包括:(1)使用新模板剂合成、(2)中性含氟体系合成(3)碱性条件合成以及(4)酸性条件合成。
通常条件下,β分子筛的水热合成是以四乙基铵盐或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而在全硅β分子筛的合成研究中,J.van der Waal(J Chem Soc,Chem Commun,1994,10:1241-1242.)等报道以二苯基二甲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制备了全硅β分子筛,但此法需以脱硼的B-β分子筛为晶种。US5554356以4,4ˊ-三亚甲基双(N-苯基哌啶)或其衍生物为模板剂合成全硅beta分子筛。K.Tsuji和M.Davis(Microporou Mater,1997,11:53-64.)则以4,4ˊ-三亚甲基双(N-甲基-N-苯基哌啶)或4,4ˊ-三亚甲基双(N-甲基-N-环己基甲基哌啶)为模板剂合成了全硅β分子筛。
中性含氟体系合成全硅β分子筛的研究中,M.Camblor等(Chem Commun,1996,20:2365-2366.)首先报道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HF为氟源,在合成体系的摩尔配比为SiO2:TEAOH:HF:H2O=1:0.54:0.54:7.25、晶化温度为413K以及搅拌条件下进行全硅β分子筛的合成。结果表明,此条件所制得的全硅β分子筛具有削角的八面立方结构,其颗粒尺寸在0.5~5.0微米之间、相对结晶度可达100%;此外,分子筛中的多形体A与多形体B的比例接近于1,这大于常规β分子筛的相应值0.6。而D.Serrano(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2001,46:35-46.)等对中性含氟体系条件下全硅β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的研究表明,β分子筛是由固相硅胶直接转化形成的,且其尺寸较大,初始粒径可达7微米,晶化完成后更是可达到14微米。
虽然碱性条件下难以合成出全硅β分子筛,但在中性含氟体系合成的基础上,O.Larlus等(Chem Mater,2005,17:881-886.)报道碱性条件下控制全硅β分子筛形貌的方法,但此法需在中性含氟体系下进行预晶化,且晶化产物的尺寸仍然大于10微米。此外,O.Larlus等(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2006,93:55-61.)还以热解硅胶为硅源,以双四乙基氟硅酸(TEA2SiF6)为硅源与氟源,并在OH-:SiO2<0.2的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全硅β分子筛,但此法制备的全硅β分子筛的粒径仍大于10微米。
EP2236461则报道了酸性条件下全硅β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在F-:SiO2=0.55~2.0、TEA+:SiO2=0.5~1.0、H2O:SiO2=2.0~4.0、F-:TEA+=1.1~2.0的摩尔配比范围内,以硅胶、白炭黑、正硅酸乙酯、无定形二氧化硅或酸性硅溶胶为硅源、以HF为氟源,物料混合均匀后,在40~80℃内老化一定时间,随后在300~600r·min-1、40~180℃等条件下晶化1~4天,即可制得颗粒大小在0.5~5微米范围内的全硅β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3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