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1334.X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克;王坤;董晓娅;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复合 体系 检测 探针 构建 方法 | ||
1.一种构建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的方法,三元复合体系包含适配体,过氧化物酶模拟片段和核酸链式反应单元;
该方法能实现操作简单、灵敏快速,无需使用信号分子标记,对检测信号多级放大的目的,并对小分子,如赭曲霉毒素A进行灵敏检测;
其特征是:待测分子首先与核酸链H1反应,使H1的空间结构改变,由首尾相连的“发夹”结构变为直链结构,再加入核酸链H2,由于直链结构的H1序列中含有能与核酸链H2反应的碱基序列,碱基互补配对后使核酸链H2空间结构由“发夹”结构变为直链结构,能够再与核酸链H1反应,经循环反应后,形成长链的H1-H2互补双链DNA结构;
再加入含过氧化氢的四甲基联苯胺溶液进行显色,由于每个核酸链H2包含过氧化物酶模拟片段,在氯化血红素存在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四甲基联苯胺,产生有色物质,根据溶液吸光度与待测分子浓度间关系,可以得到其检测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构建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首先选取能与小分子赭曲霉毒素A作用的DNA片段(适配体),根据适配体碱基序列,设计能与其形成分子内杂交互补的片段,连接到适配体的3’末端,形成三元复合体系中的探针H1;
(2)根据H1 3’端的碱基序列,设计能够与其杂交互补的片段a,同时寻找能与a形成分子内杂交互补的片段b,连接到其5’末端,再选取能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碱基片段c,将以上三个片段依从3’端到5’端分别为a-c-b的顺序排列,形成三元复合体系中的探针H2;
(3)小分子赭曲霉毒素A与H1的反应:取一定量含有赭曲霉毒素A的待测溶液,在其中加入H1水溶液,使H1终浓度为1-100 nM,然后加入10微升CaCl2水溶液和10微升 KCl水溶液,使CaCl2终浓度为10 mM,KCl终浓度为20 mM,最后加入10微升氯化血红素水溶液,使氯化血红素终浓度为150 nM,混合均匀,反应10分钟;
(4)加入H2后的链增长:在前述(3)的溶液中接着加入H2水溶液,使H2终浓度为1-100 nM,充分混合均匀后,反应60分钟;
(5)显色过程:在前述(4)的溶液中加入80微升含有H2O2的四甲基联苯胺溶液,使最终H2O2和四甲基联苯胺的浓度分别为0.03%和0.2微g/mL;
最后反应60分钟后,加入50微升1 M的盐酸,5分钟后测定波长为450纳米处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与待测溶液中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关系曲线;
(6)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取可能含有赭曲霉毒素A的食品(如面粉)1克,加入甲醇10mL,搅拌5分钟后,将溶液离心,吸取上部溶液5微升,再加入45微升水,作为实际样品(待测溶液);
重复上述(3)(4)步骤,以及(5)步骤中除去绘制绘吸光度与待测溶液中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关系曲线的其余步骤;
将得到的吸光度值与(5)中得到的浓度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实现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从而实现一种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方法的构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DNA片段H1如SEQUENCE LISTING1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DNA片段H2为所述的H2如SEQUENCE LISTING2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三元复合体系检测探针在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3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铁矿石中镉和微量铅的方法
- 下一篇:痕量气体传感器光路系统及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