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57198.5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4713956B 公开(公告)日: 2017-01-18
发明(设计)人: 张宁;潘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
地址: 200050 上海市长宁***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芪 川芎 提取物 指纹 图谱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指纹图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干燥根茎。黄芪和川芎分别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是常用中药,在复方中药中出现频率较高。如防己黄芪汤、大川芎丸、芪麝丸等。

芪麝丸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颈椎病。全方由黄芪、川芎、人工麝香、青风藤、防己和人工牛黄六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化瘀、祛风通络、舒筋止痛之功效,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出的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麻木、上肢放射性疼痛、神疲乏力等气虚血瘀证症状。黄芪和川芎在处方中是君药,也是该制剂制备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目前,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仅仅是对成方制剂中的两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对4味药进行薄层鉴别。但是制剂的质量是与原料、中间体的质量相互关联,从源头即原料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很重要,但是中间体受生产环节中环境、设备及条件的影响,对成品的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芪中含有多种成分如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川芎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及内酯类化合物。所含有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其在液相色谱分离与检测中会以多个特征与专属的色谱峰形式出现,这些特征峰的数量及面积的大小对于监控中间体的质量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监控黄芪川芎药材的质量,保证其在临床或生产应用时的有效、安全和稳定。

本发明的一种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包括:

(1)取黄芪川芎提取物细粉,精密称定,加入甲醇,35KHz~60KHz、280W超声提取30min,过滤,滤液挥干,残渣用乙醇溶解并定容,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取阿魏酸对照品、洋川芎内酯I对照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照品、芒柄花苷对照品、毛蕊异黄酮对照品、芒柄花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入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

(3)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其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thena C18-WP色谱柱;柱温:25℃~40℃;检测波长:205nm~280nm;进样体积:10μl;流速:1ml·min-1;流动相:流动相A为水,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15min:5%B→8%B,15~35min:8%B→14%B,35~70min:14%B→30%B,70~90min:30%B→50%B,90~105min:50%B→100%B。

所述步骤(1)中的黄芪川芎提取物的获取方式为:黄芪、川芎经过水提取后减压浓缩和干燥后制得;或黄芪和川芎经过70%乙醇回流提取后,经回收乙醇,加压浓缩干燥后制得;或川芎提取挥发油后,其药渣与黄芪加水提取后减压浓缩干燥后制得;或黄芪、川芎经过水提取后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8~1.16(8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过夜,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后制得;或川芎提取挥发油后,其药渣与黄芪加水提取后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8~1.16(8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过夜,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后制得。

所述步骤(1)中的黄芪川芎提取物与甲醇的比例为1g:60ml;黄芪川芎提取物中川芎和黄芪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步骤(1)中的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22μm。

所述步骤(1)和(2)中的甲醇的体积百分数为90%~100%;步骤(1)中的乙醇的体积百分数为70%。

所述步骤(2)中的对照品溶液具体为:每1ml中各含阿魏酸、洋川芎内酯、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30~40ng的混合溶液。

所述步骤(3)中的Athena C18-WP色谱柱规格为4.6mm×250mm,填料粒度大小为5μm。

所述步骤(3)中的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中12个色谱峰被确定为共有色谱峰,通过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的比较,确定峰6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峰7为阿魏酸,峰8为洋川芎内酯I,峰10为芒柄花苷,峰11为毛蕊异黄酮,峰12为芒柄花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7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