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856.3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邹青;张永利;张启超;付佳佳;贾东明;刘圣强;李莉佳;高玉江;姚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除冰 机器人 | ||
1.一种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支撑模块(1)、驱动行走模块(2)、越障模块(3)、辅助行走模块(4)、稳定模块(5)、除冰模块(6)、动力模块(7),整体采用三个手臂悬挂对称式布置机构,采用两个驱动行走模块和一个辅助行走模块相结合的模式;所述框架支撑模块(1)、驱动行走模块(2)、辅助行走模块(4)、除冰模块(6)、越障模块(3)和稳定模块(5)都是对称结构,整体布置左右对称;所述驱动行走模块(2)布置在机器人前后两端,辅助行走模块(4)布置在中央,整体上前后对称;越障模块(3)分别与驱动行走模块(2)、辅助行走模块(4)集成,稳定模块(5)与辅助行走模块(4)连接一起,布置在机器人居中的位置,除冰模块(6)布置在后面的驱动行走模块(2)与辅助行走模块(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支撑模块(1)包括底座、侧板、拉杆和保持架Ⅰ(1c),所述底座上安装电机、电池、稳定模块(5)和除冰模块(6)的动力部分,侧板上固定驱动行走模块(2)、辅助行走模块(4)和除冰模块(6);驱动行走模块(2)通过拉杆Ⅰ(1b)固定在框架支撑模块(1)上,辅助行走模块(4)通过拉杆Ⅱ(1e)固定在框架支撑模块(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行走模块(2)包括两个完全对称的驱动行走单元,这两个驱动行走单元对称布置,结构布局和构件完全相同,所述驱动行走单元包括基座Ⅱ(2a)、盖板(2b)、滚动轴承(2c)、滑动轴承座Ⅰ(2e)、角连接件Ⅳ(2f)、滑动轴承座Ⅱ(2i)、驱动半轴(2k)、推力弹簧Ⅰ(2l)、驱动半轮(2m)、轴承及轴承座(2o)、传动轴(7o)、齿形带Ⅲ(7h)、带轮Ⅲ(7m)、带轮Ⅰ(7i)、键(7j)、连接螺栓Ⅱ(1k),其中基座Ⅱ(2a)通过角连接件Ⅳ(2f)与盖板(2b)连在一起,将带轮Ⅰ、Ⅲ(7i 、7m)、齿形带Ⅲ(7h)和越障模块(3)封闭在内;驱动半轴(2k)通过两个滑动轴承座Ⅰ、Ⅱ(2e、2i)与基座Ⅱ(2a)、盖板(2b)连接;传动轴(7o)通过滚动轴承(2c)、轴承及轴承座(2o)与基座Ⅱ(2a)、盖板(2b)连接;推力弹簧Ⅰ(2l)布置在驱动半轮(2m)和滑动轴承座Ⅱ(2i)之间;运动由固定在空心的传动轴(7o)上的带轮Ⅲ(7m)经过齿形带Ⅲ(7h)传递给带轮Ⅰ(7i),带轮Ⅰ(7i)经过键(7j)传递给驱动半轴(2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越障模块(3)包括两个越障单元,分别布置在每个驱动行走单元中,其中一个越障单元的拨叉中部的孔的位置相对于另一个靠上;越障单元与驱动行走单元集成在一起,所述越障单元包括曲杆(3a)、拨叉(3b)、拨叉轴(3c)、连接件(3d)、曲杆轴(3e)、压紧螺母Ⅱ(3f)、销Ⅰ(3g)、销Ⅱ(3h)、支撑块(3i)、转盘Ⅰ(3k)、销Ⅲ(3l)、基座Ⅱ(2a)、保持架Ⅱ(3n),其中,所述支撑块(3i)固定到基座Ⅱ(2a)上,支撑块(3i)上的孔定位曲杆轴(3e),支撑块(3i)的上表面支撑曲杆轴(3e)的轴肩部分;曲杆轴(3e)插在曲杆(3a)的轴孔(3o),压紧螺母Ⅱ(3f)在曲杆轴(3e)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行走模块(4)包括两个辅助行走单元,每个辅助行走单元各与一个越障单元集成,所述辅助行走单元包括盘形刀具Ⅰ(4a)、盘形刀具Ⅱ(4e)、辅助行走半轮(4b)、推力弹簧Ⅱ(4c)、滑动轴承Ⅲ(4d)、基座Ⅲ(4o)、角连接件Ⅴ(4f)、滑动轴承Ⅳ(4r)、销Ⅳ(4i)、转盘Ⅱ(4j)、辅助行走半轴(4k)、角连接件Ⅵ(4m)、杆(4p)、螺母Ⅰ(4s),其中辅助行走半轴(4k)通过滑动轴承Ⅳ(4r)、滑动轴承Ⅲ(4d)与基座Ⅲ(4o)、盖板(4l)连接,通过杆(4p)和螺母Ⅰ(4s)将两个辅助行走单元连到一起;盘形刀具Ⅰ、Ⅱ(4a、4e)的间距大于输电线线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8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低压配电的电缆分线箱
- 下一篇:三相并排输出导线的悬挂固定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