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1411.2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斌;刘扩军;姜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广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郑隽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空调 冷凝 风进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空调制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中高速动车组中,每个座位都配备有至少一个朝向座位使用者的空调进风口。该进风口可以调节风量大小、风向左右或上下。但由于进风口的结构一般为百叶片式或者旋转风叶式:旋转风叶式只能朝一个方向变换方向,并且在减小风量时,必须将全部联动的百叶片同时朝一个方向倾斜,才可以在偏离风向的同时减小风量;而旋转风叶式是以中心点为轴,所有叶片以轴为圆心进行旋转,减小风量的同时不可以转换风向。
因此,市场上缺乏一种动车适用可以自由、单独灵活调节风向和风量的空调进风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以解决动车现有空调进风口不能单独灵活调节风向和风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若干块风向片和调节柱;所述风向片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中心点的固定柱固定在外框进风口处;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联动;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横向宽度不相同;
所述调节柱设置在所述外框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往进风口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与风向片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
优选地,相邻所述风向片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大于风向片宽度的1/2。
优选地,所述调节柱位于进风口的顶面和/或底面。
优选地,所述调节柱与外框为螺旋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柱的自由端与风向片半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偶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和奇数编号风向片之间的联动,通过两端的调节柱自由调节两组风向片的开口大小和间距,从而使得使用者在风向、风量的选择上间可
自由配置,更方便使用。
例如,通过与偶数编号风向片相连的调节柱调整偶数编号风向片的朝向位置,使其向下倾斜;通过与奇数编号风向片相连的调节柱调整奇数编号风向片的朝向位置,使其向上倾斜,若倾斜的角度一致,方向相反,则可减小两组风向片之间的开口大小,从而在维持风向的情况下减少风量;若倾斜的角度不一致,则可同时调整风向和风量;若倾斜的角度一致,方向一致,则可维持风量,改变风向。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向片A-A’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框,2、风向片,3、调节柱,4、固定柱,5、奇数编号风向片,6、偶数编号风向片,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风进风结构,包括外框1、若干块风向片2和调节柱3;所述风向片2为扁平片,长度与外框1进风口宽度一致,经由穿过风向片2中心点的固定柱4固定在外框1进风口处;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5之间采用第一连接杆7连接形成联动,偶数编号风向片6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8连接形成联动。
如图2所示,所述奇数编号风向片5与偶数编号风向片6的横向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方便设置,当奇数编号风向片5的横向宽度大于偶数编号风向片6时,可避免第一连接杆7过多地在偶数编号风向片6上穿过。可以理解,当偶数编号风向片6的横向宽度大于奇数编号风向片5时,就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杆8过多地在奇数编号风向片5上穿过。
所述调节柱3设置在所述外框1上,位于进风口的左侧和/或右侧,也可位于进风口的顶面和/或底面,只要调节柱3往进风口9内伸缩的最长长度不小于外框1与风向片2之间最小距离的2倍,其自由端能碰触到风向片2,就可通过调节柱3控制风向片的摆动幅度。调节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广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广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行车的误制动保护装置
- 下一篇:客车用驱动桥气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