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线束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7288.5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范道祥;李文军;赵松岭;陈福全;沙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上的线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大量电气元件应用在汽车上。作为电气元件的传输载体,线束也成为汽车构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线束的安全性、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质量。作为电流的传输载体,线束需要切实可靠的固定以及合适的保护以防止被车内各种锋利的钣金等零部件损伤,造成电器元件功能失效乃至整车烧蚀等严重后果。常见的线束安装方式主要为卡钉扎带式安装,这种安装方式虽然成本低廉且安装方便,但是在有些特殊位置无法用卡钉固定,比如发动机上的线束。发动机上油路、管路众多,而且发动机本体上没有适合卡钉固定的孔,导致线束在发动机上不容易固定而且容易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特别是在喷油导轨上,根本就没有固定点,因此采用以往的办法很难对发动机上的线束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对发动机上的线束进行引导和固定,提高线束的可靠性的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支架,包括一个与发动机喷油导轨相配合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的一个槽壁外侧设有主线束铺设槽,所述主线束铺设槽开口处设有盖板,所述定位卡槽的另一个槽壁外侧设有分支线束卡束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结构把支架固定在喷油导轨上,线束固定在线束支架上,保证线束与喷油导轨一体,不与其他周边元件干涉,保证线束安全可靠,不会磨损。
附图说明
图1、2、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一个与发动机喷油导轨相配合的定位卡槽10,所述定位卡槽10的一个槽壁外侧设有主线束铺设槽20,所述主线束铺设槽20槽口处设有盖板40,所述定位卡槽10的另一个槽壁外侧设有分支线束卡束单元30。定位卡槽10将整个线束固定支架的架体卡接在喷油导轨上,然后在将各种线束整理放置在主线束铺设槽20内,或将线束卡接在分支线束卡束单元30上。
如图1所示,定位卡槽10由两个槽壁和一个槽底构成,所述的两个槽壁相互平行,所述的槽底与两槽壁垂直,所述槽底的中段设有与喷油导轨外形相配合的矩形孔12,矩形孔12一侧的槽底上设有一条与喷油导轨外形相配合的凹槽13,凹槽13的槽口方向与定位卡槽10的槽口方向一致,所述定位卡槽10开口处的槽壁内侧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限位凸部11。定位卡槽10可根据不同车辆喷油导轨外特征形的不同而设计成不同形状,以便与喷油导轨外形相贴合,进而使得支架可以稳定牢固的固定在喷油导轨上。
如图2所示,主线束铺设槽20的槽口方向与定位卡槽10槽口方向相反,线束铺设槽20与定位卡槽10共用一个槽壁,主线束铺设槽20的槽口处的槽体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插孔21,插孔21的开口方向与主线束铺设槽20的槽口方向一致。主线束铺设槽20设置在定位卡槽10的一个槽壁上与定位卡槽共用一个槽壁,这样使得支架本身的结构更加简单且易于制造,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如图1、3所示,分支线束卡束单元30由沿直线布置在定位卡槽10侧板外壁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板31构成,每两个相邻的弧形板31a、31b的凹陷方向相反,相邻弧形板31a、31b之间构成搂抱式结构。这部分结构作采用反向间隔布置的弧形板31,其优点在于当线束被卡束在卡束单元中时,由于弧形板31面是错开的因此不会受到太大的涨紧力,这样就避免了弧形板31长时间处于涨紧状态产生应力疲劳。
如图4所示,盖板40为矩形板体,所述盖板40朝向主线束铺设槽20的一侧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限位凸部41,所述盖板40长度方向边缘各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凸柱42,所述凸柱42的位置和形状与主线束铺设槽20边缘的插孔21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盖板40的作用是使线束被束缚在一个封闭的环装通道内,同时限位凸部41可以将线束压紧在主线束铺设槽20内,防止轴向的滑动,保证了线束固定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箱
- 下一篇:一种ABS线束导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