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7974.2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侦;王平;顾兵;石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管柱 | ||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轴(10)、第二芯轴(20)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压紧弹片(30),所述的第一芯轴(10)的轴端处开设有容纳第二芯轴(20)的空腔(11),第二芯轴(20)的一端置于空腔(11)内,另一端悬置在第一芯轴(10)的外部,所述的第一芯轴(10)的轴颈上开设有孔或缺口(12),所述的压紧弹片(30)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的弹性凸起置于孔或缺口(12)内,第一芯轴(10)和第二芯轴(20)相对滑移时挤压弹性凸起朝向第二芯轴(20)一侧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弹片(30)上设有朝向第二芯轴(20)悬置在第一芯轴(10)外部的一端翘起的舌片(31),该舌片(31)的翘起端悬伸在孔或缺口(12)内,所述的舌片(32)构成弹性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弹片(30)包括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所述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相互垂直布置且相邻边固接,所述的第一侧壁(32)和/或第二侧壁(33)上设有舌片(31),所述的第一侧壁(32)/第二侧壁(33)的内表面抵靠第二芯轴(20),其外表面抵靠第一芯轴(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壁(32)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弧形面(321)和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弧形面(321)之间的第一平面(322),第二侧壁(33)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弧形面(321)和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二弧形面(331)之间的第二平面(332),位置对应的第一平面(322)和第二平面(332)之间连接有过渡面(34),位于第一侧壁(32)中部的第一弧形面(321)上设有舌片(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芯轴(20)的下端置于空腔(11)内,其上端悬置在第一芯 轴(10)的外部,方向盘固定在第二芯轴(20)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芯轴(20)的下端轴颈呈中间小两端大的阶梯状,所述的压紧弹片(30)位于最小轴颈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芯轴(20)的下端轴颈处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其轴线两侧且均平行于轴线的第三平面(21),所述的空腔(11)的形状与第二芯轴(20)的下端轴颈吻合,所述的压紧弹片(30)的舌片(31)位于第三平面(21)上,第一芯轴(10)与舌片(31)对应位置处设置孔或缺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芯轴(10)外部套设有第一护管(40),第二芯轴(20)外部套设有第二护管(50),所述的第一芯轴(10)和第一护管(40)之间设有第一轴承(60),第二芯轴(20)和第二护管(50)之间设有第二轴承(70),所述的第二轴承(70)沿轴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挡圈(80),所述的第一护管(40)和第二护管(50)铆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9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汽车用高强度挡泥板支架
- 下一篇:汽车转向管柱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