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可控硅驱动电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421.9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春;闫文金;段海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先导倍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2 | 分类号: | H03K1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可控硅 驱动 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可控硅驱动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可控硅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可控硅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等特点,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可控硅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用于可控整流、逆变、变频、调压、无触点开关等。可控硅的触发控制信号可以由控制器直接给出,但这个信号的功率还不足以直接驱动晶闸管,必须进行功率放大。
现在常用的可控硅驱动电路一般为集成电路构成的脉冲功率放大电路,但由于芯片尺寸限制了其功耗,现有的集成电路只能用于调制脉冲列电路,不能用于单宽脉冲的放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压可控硅驱动电路装置,该装置可以直接驱动可控硅,实现了单宽脉冲的放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可控硅驱动电路装置,包括:脉冲校验电路,所述脉冲校验电路包括:光纤收发器;第一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OSFET管,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漏极与所述光纤收发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源级接地,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栅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端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反向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脉冲放大电路,所述脉冲放大电路与所述脉冲校验电路相连,所述脉冲放大电路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反向端相连;驱动接口芯片,所述驱动接口芯片的一个管脚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二MOSFET管,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第二MOSFET管的源级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漏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可控硅过电压保护电路,所述可控硅过电压保护电路与所述脉冲放大电路相连,所述可控硅过电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击穿二极管;第二击穿二极管,所述第二击穿二极管的正向端与所述第一击穿二极管反向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漏极-源级之间的电压阈值为60V,漏极电流的电流阈值为60A,结温阈值为150摄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击穿二极管和第二击穿二极管的击穿导通时长为3~5微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击穿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击穿二极管的转折电压低于或等于可控硅的额定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可控硅驱动电路装置,脉冲校验电路确保了驱动可控硅的脉冲信号的正确性,并且由MOSFET管组成的脉冲放大电路对控制器发出的脉冲进行了功率放大,直接驱动可控硅,实现了单宽脉冲的放大,击穿二极管可以对可控硅过电压进行了可靠保护。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可控硅驱动电路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先导倍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先导倍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欧规注塑机通用接口电路
- 下一篇:用于音频处理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