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推型可下颌控制的智能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9960.4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02;A61G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侯莉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推 下颌 控制 智能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助推型可下颌控制的智能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轮椅大致分为:特制轮椅、电动轮椅、特殊用轮椅及代步车。其中,电动轮椅是安装有电动马达的轮椅,目前电动轮椅的种类很多,分为普通助行型、上下楼梯型、特殊定制型等。
国内常见的电动轮椅一般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电控装置,其中,车体主要由轮椅架、安装在轮椅架上的座椅和车轮组成,另外,轮椅架上还具有推动把手、脚蹬和扶手。电控装置由控制面板、主控制电路板、驱动电路板和驱动电机依次电连接而成,控制面板通常设置在右扶手上以便人手操控。电动轮椅的运行过程是:患者操作控制面板上的功能按键,主控制电路板接收信息并进行处理,再向驱动电路板下达指令,驱动电路板控制相应的驱动电机转动以驱动车轮向左、右转向或者向前、后直行。
但是,由于现有的电动轮椅需要患者用手进行操控,因此对于双手功能尽失的患者而言,他们无法使用现有电动轮椅实现自助行动,而必须依靠护理人员人力推动轮椅,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而且也无法满足双手功能丧失的患者的自助需求,使得他们行动起来十分不便。
虽然,现今的电动轮椅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是尚并未出现针对无双手功能且需要依靠轮椅出行患者的电动轮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操控方便、能够满足双手功能尽失患者的自助需求、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助推型可下颌控制的智能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助推型可下颌控制的智能轮椅,它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电控装置,所述车体由轮椅架、安装在轮椅架上的座椅和车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椅架上增设安装架和下颌控制装置,所述下颌控制装置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轮椅架上,所述下颌控制装置位 于座椅靠背的前方,所述下颌控制装置主要由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下颌控制电路板和设于盒体上的下颌托架组成,所述下颌控制电路板与电控装置的主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下颌托架位于人体下颌部位,所述下颌托架的上部是一壳体,该壳体的内面是与人体下颌形状相适应的曲面,所述下颌托架的下部伸入盒体内与所述下颌控制电路板连接,以便将人体下颌的运动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主控制电路板,主控制电路板通过向电控装置的驱动电路板下达指令控制车轮的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双手功能尽失患者通过下颌来控制轮椅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患者的自助行动,方便他们出行,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幅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另外,本实用新型操作十分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推广适用。
为了能够调节下颌控制装置的位置并方便患者起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架由三段弯折的安装杆相连而成,第一安装杆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在轮椅架的后部上,第一安装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再向右弯折作为右端,该右端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杆的一端作为后端套于第一安装孔内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杆的另一端向前延伸再向下弯折作为前端,该前端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杆的一端作为左端套于第二安装孔内固定,所述第三安装杆的另一端向右延伸再向上弯折作为右端连接在盒体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杆在第一安装孔中前后移动,实现下颌控制装置前后位置调节,第二安装杆在第一安装孔中转动实现下颌控制装置向内外翻转,以便患者起坐轮椅;第三安装杆在第二安装孔中转动及左右移动,实现下颌控制装置的角度及左右位置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颌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主控制电路板分别独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颌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主控制电路板一体集成。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运行安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轮椅架的后部设有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位于所述座椅的靠背的后方,所述急停开关与所述电控装置的主控制电路板连接。当轮椅运行遇到危险时,护理人员可以按动急停开关,对患者起到即时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未经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9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防爆结构
- 下一篇:抽屉式烧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