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给自足的海洋监测平台及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2400.4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于佳弘;刘焕磊;周昭志;章豪荣;潘明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佳弘 |
主分类号: | B63H19/02 | 分类号: | B63H19/02;B63H5/07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给自足 海洋 监测 平台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监测平台及推进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更合理地利用波浪能的自给自足的海洋监测平台及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监测海洋的手段有人工采样监测、卫星监测。对于人工采样监测手段,不能很好地实现实时监测,采样点少,具有的代表性差;另外,进行海洋工作采样成本高、风险大。对于卫星监测手段,成本问题尤为突出,由间接测量而带来的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且仪器一般不能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对于现有的波浪滑翔器,其主要的缺点在于存在较大范围的做功盲区,其位于叶片两侧的限位机构仅是用来控制叶片的位置,但是叶片在上下运动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动能,如果仅是通过非弹性撞击就会损失叶片撞击限位机构的能量,将降低波浪能的利用率,降低波浪滑翔器的推进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传统的波浪滑翔器的工作盲区减小,通过切换器组件将一部分波浪能转换为螺旋桨的动能输出的推进装置以及采用该推进装置的自给自足的海洋监测平台,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和设置于主壳体两侧的多块板叶,所述板叶通过其根部设置的旋转轴与主壳体相连,还包括设置于主壳体两侧的切换器组件、设置于主壳体尾部的螺旋桨、设置于主壳体内部的螺旋桨主轴和传动组件;
所述螺旋桨主轴穿过主壳体尾部与螺旋桨固连,所述每块板叶对应设置有两个切换器组件分别用于限制所述板叶的上下转动并将波浪能传递给传动组件,所述切换器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通过设置于螺旋桨主轴上的锥齿轮传动机构与螺旋桨主轴连接。
进一步的,每块板叶对应的两个切换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板叶上下方的主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器组件包括与传动组件连接的圆盘、设置于板叶上缘的挡柄和用于为圆盘提供回复力矩的发条弹簧,所述挡柄垂直圆盘设置于接近圆盘边缘处并与圆盘固接,所述发条弹簧一端与所述挡柄固接,其另一端与主壳体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棘轮组、传动轴和驱动轴,所述驱动齿轮与圆盘固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沿转动轴向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棘轮组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螺旋桨主轴垂直并通过设置于螺旋桨主轴上的锥齿轮传动机构与螺旋桨主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组包括设有内齿的棘轮外毂、棘轮内毂、簧片、棘爪和棘轮端盖,所述所述棘轮内毂连接传动轴,棘轮外毂与所述棘轮端盖固接,所述棘轮内毂通过其端面上垂直设置的安装轴与棘爪连接,所述簧片设置于所述棘轮内毂的安装轴上,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外毂的内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从动斜齿锥齿轮和与其相互垂直啮合的驱动斜齿锥齿轮,所述从动斜齿锥齿轮连接在所述螺旋桨主轴上,所述驱动斜齿锥齿轮连接在所述驱动轴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水下推进装置的自给自足的海洋监测平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上述水下推进装置的自给自足的海洋监测平台,包括:主平台、连接装置和所述水下推进装置,所述主平台通过连接装置与水下推进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为刚性或柔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推进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波浪滑翔器存在较大范围的做功盲区,无法将板叶上受到的一部分波浪能转化加以利用,从而造成波浪能的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切换器组件将作用于板叶的波浪能转换为动能并通过传动组件传递给尾部的螺旋桨,进一步提高了波浪滑翔器的推进效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进装置的传动机构与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进装置的切换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进装置的棘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洋监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佳弘,未经于佳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2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接头耳片及其纤维预成型体和制件
- 下一篇:救生圈附件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