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自卸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8084.1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平;韩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环坤污泥干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1137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预处理系统中所使用的轨道自卸小车。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实际经验表明,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其释放出的热量要足以提供垃圾到达燃烧温度所需的热量和发生燃烧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否则就必须添加辅助燃料以人为提升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然而,现有的垃圾焚烧多采用直接卸车堆放,之后再马上输入垃圾焚烧炉中焚烧方式,普遍存在堆放管理不足,堆放周期不够现象,而生活垃圾自身热质较低,还有大量不可燃烧物及水份,最终致使使焚烧炉的内部温度难以达到所需的燃烧热值,从而必然又需耗费大量辅助燃料助燃,不但极大的增加了焚烧发电单位的经营成本,同时由于无法充分燃烧垃圾,导致其排放的燃烧后渣滓含有大量二噁英等有害物质,造成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曾于2012年7月13日申请的名称为“垃圾预处理工艺及应用该工艺的垃圾处理系统”(公告号CN10276782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以下处理方式:其至少包括由前至后依序衔接布置的破碎输送单元以及垃圾堆放单元,垃圾堆放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用于堆放破碎处理后垃圾的堆放区间,堆放区间的数目大于或等于其垃圾的设定堆焐发酵及好氧反应完成的天数;垃圾堆放单元为垃圾堆放储存库,垃圾堆放单元包括设置于库体内部上方的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小车以及用于导向输送小车的导轨部,导轨部的一端与破碎输送单元末端间衔接设置,所述堆放区间为四个且两两分置于导轨部运行线路两侧。实际操作时,由于堆放区间两两分置于导轨部两侧,此时可将四个堆放区间的分布理解为“田”字格分布,也即每一台输送小车只需满足其导轨部的相应一侧的两个垃圾堆放区间的堆放需求,当一台输送小位于导轨部相对摆动料斗的最远点执行卸料操作时,另一台输送小车则位于导轨部的摆动料斗出料端下方处进行装料操作;当最远点卸料完毕并返回摆动料斗处时,原先装料的小车即已完全装料完毕并至指定处卸料;两台输送小车在轨道上来回循环轮流按顺序卸料,以达到高效的卸料动作互补目的。申请人的上述工艺通过采用区间管理、垃圾分堆堆放的方式,各垃圾堆放区域间互不干涉,当一处垃圾堆放区间的垃圾反应完毕后,可直接送至焚烧炉,同时在原有区间补充新垃圾,从而在充分保证其生产效率的前提下确保其焚烧垃圾的高热值;其方案由于无外界干涉,反应完成的垃圾水分均匀且热值高,适于焚烧,同时由于堆放区间的数目大于或等于待发酵垃圾的设定堆焐发酵及好氧反应完成的天数,保证了各堆放区域的垃圾的循环更新始终满足焚烧需要,生产效率极高。
申请人在递交上述文本后,仍致力于对其结构及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升;本次申请即为针对运输小车的进一步结构改良,以实现运输小车运作时的高效率垃圾循环自卸需求,最终达成整个工艺系统的工作效益最大化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轨道自卸小车,以在目前垃圾预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率的循环垃圾自卸需求,其工作安全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自卸小车,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可沿预设的导轨部作指定方向动作的底座,底座上架设有用于容纳垃圾的车身本体;车身本体与底座间具备有用于使车身本体沿底座作铰接摆动动作的铰接轴,该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车身本体出料口的垃圾出料方向相交布置;所述轨道自卸小车还包括用于顶升车身本体的动力部,以铰接轴轴线分界,所述动力部对于车身本体的作用部位,处于铰接轴轴线的相对于车身本体出料口所在侧的另一侧车体上。
所述车身本体外形呈四方形料斗状,其铰接轴轴线方向与底座行进方向同向布置,车身本体出料口的垃圾出料方向垂直底座行进方向。
所述动力部为液压缸,动力部的缸体与底座间构成铰接配合,动力部的液压杆顶端与车身本体的底端面间铰接设置;上述各铰接部位轴线方向均与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平行,动力部的动作方向与底座间处于避让位置。
导轨部包括两条互为平行的导轨,铰接轴位于底座上的临近车身本体出料口所在边缘处,所述动力部与底座间的铰接部位处于底座上的导轨部两轨道之间区域处设置。
所述底座底端面处设有滚轮并与导轨部上的导轨轨面间构成滚动配合;底座底端面处沿滚轮两端面处向下顺延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沿导轨部上导轨侧壁向下顺延并包覆至导轨底端面处,内翻边与导轨部间构成滑动的限位导向配合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环坤污泥干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环坤污泥干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8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片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刮板输送机用的紧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