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0741.4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龙;金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宋林清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尾门锁扣螺母板脱落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其外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车身在涂装车间过电泳液时,尾门锁扣螺母板一般无法承受车身电泳时翻转、震动所带来的冲击力,从而易发生螺母板脱落的现象。造成车身电泳不均匀,并影响涂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汽车螺母板在涂装过程中易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包括尾门柱加强板、尾门锁扣螺母板、后轮罩和限位结构,所述尾门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在后轮罩上,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通过限位结构活动连接在尾门柱加强板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卡接部,所述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尾门柱加强板,另一端连接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
优选地,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为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尾门柱加强板上设有一滑轨,所述连接柱卡接在所述滑轨上。
优选地,所述尾门柱加强板由钢板冲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尾门柱加强板在拐角处设置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尾门柱加强板上设有减重孔和沉台。
优选地,所述尾门柱加强板通过定位孔与后轮罩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在尾门柱加强板上安装限位结构,将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和尾门柱加强板之间的距离限定在预设范围,使尾门锁扣螺母板在具有足够的活动量的前提下不易脱落。同时提高了电泳与喷涂质量,并对车身防锈蚀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容易实现,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尾门柱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结构与尾门锁扣螺母板卡接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门柱加强板,2尾门锁扣螺母板,3后轮罩,4定位孔,5限位结构,11加强筋,51连接柱,52卡接部,5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汽车包括尾门柱加强板1、尾门锁扣螺母板2、后轮罩3和限位结构5,所述尾门柱加强板1固定连接在后轮罩3上,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2通过限位结构5活动连接在尾门柱加强板1上,所述限位结构5用于将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2和尾门柱加强板之间的距离限定在预设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在尾门柱加强板上安装限位结构,将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和尾门柱加强板之间的距离限定在预设范围,使尾门锁扣螺母板在具有足够的活动量的前提下不易脱落。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连接柱51和卡接部52,所述连接柱5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尾门柱加强板1,另一端连接有卡接部52,所述卡接部52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2的表面。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利用卡接部将尾门锁扣螺母板2进行限位,防止了尾门锁扣螺母板2的脱落。并且,连接柱用于限制尾门锁扣螺母板2和尾门柱加强板1的间距,将所述尾门锁扣螺母板2和尾门柱加强板之间的距离限定在预设范围。本实施例通过连接柱和卡接部解决了无法承受车身电泳时翻转、震动所带来的冲击力,发生螺母板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喷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卡接部可以是各种适合的卡接件,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弹簧53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连接臂可以在连接柱上转动。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为伸缩杆,可以调整尾门锁扣螺母板2和尾门柱加强板之间的距离。在进行电泳与喷涂时,压缩伸缩杆,减小尾门锁扣螺母板2和尾门柱加强板1之间的间距,避免了尾门锁扣螺母板2的晃动导致的脱落,提高了喷涂质量。本实用新型省却了其它车型应用限位支架限制螺母板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定位销外圆磨削装置用顶针定位装置
- 下一篇:龙门磨床主轴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