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363.2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寇发荣;孙秦豫;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四分之一 模拟 悬架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和路面条件的改善,人们希望汽车不仅有很高的行驶速度,而且还要有很好的行驶平顺性、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因而提出了悬架系统可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以及载荷等)的变化而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动态地自适应调节,使悬架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的主动悬架系统,并能回收振动能量经行再次利用。馈能式主动悬架作为研究的重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关键技术就是主动控制器和能量管理器的开发和研制。
为了使汽车平顺性以及馈能式主动悬架系统的馈能性能都达到理想的状态,需要对馈能式主动悬架系统的参数进行协调优化,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建立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得出最优的参数解,但最终仍需通过试验来验证参数结果,从而来评价馈能式主动悬架系统综合性能的优劣。
现有的一些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过于复杂;2、模拟悬架系统在振动时,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较大,影响试验的结果;3、振动输入采用偏心轮机械式振动台,造成高频状态下整个悬架系统模拟失真,试验结果结果误差大;4、模拟悬架系统整体结构不牢固,造成实验结果有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该试验台减少了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使得试验结果更接近实际悬架振动情况,并且通过设置这种整体式框架结构,能使该试验台更牢固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台、减振器、簧载质量横板和非簧载质量横板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振动台、减振器、簧载质量横板和非簧载质量横板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四个顶板顺次连接,四个所述立柱的下端通过四个底板顺次连接;所述振动台设置在四个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振动台上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非簧载质量横板与橡胶垫片相连接,所述减振器的下端与非簧载质量横板相连接,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与簧载质量横板相连接,所述减振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调节轴,所述弹簧调节轴的上端与簧载质量横板连接,所述弹簧调节轴的下端穿入非簧载质量横板,所述弹簧调节轴的下部设置有弹簧调节螺母和位于弹簧调节螺母下方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非簧载质量横板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弹簧调节螺母相连接,所述非簧载质量横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上设置有与非簧载质量横板位置对应的下导轨以及与簧载质量横板位置对应的上导轨,所述非簧载质量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下导轨上下移动的下滚轮装置,所述簧载质量横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沿上导轨上下移动的上滚轮装置。
上述的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均包括前侧导轨固定板和后侧导轨固定板,所述前侧导轨固定板和后侧导轨固定板均安装在导轨支架上且均沿导轨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侧导轨固定板的内侧面安装有第一导轨片,所述后侧导轨固定板的内侧面安装有第二导轨片,所述导轨支架靠近第一导轨片的一侧面上安装有第三导轨片。
上述的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装置和下滚轮装置均包括滚轮固定板和两个滚轮安装板,两个所述滚轮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滚轮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滚轮安装板上均安装有沿所述第一导轨片滚动的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二导轨片滚动的第二滚轮和沿所述第三导轨片滚动的第三滚轮。
上述的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滚轮安装板通过滚轮连接板相连接。
上述的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调节轴的上端通过上横板与顶板连接,所述弹簧调节轴的下端通过下横板与底板连接。
上述的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为电液伺服振动台。
上述的汽车四分之一模拟悬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的上端通过上支座与簧载质量横板连接,所述减振器的下端通过下支座与非簧载质量横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实现了利用直线滚轮导轨引导悬架系统中的滚轮做垂直的上下运动来模拟馈能式主动悬架的振动,减少了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使得试验结果更接近实际悬架振动情况,提高了馈能式主动悬架系统主动控制器和能量管理器的开发试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