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040.5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朱仕镇;韩壮勇;郑天凤;朱文锋;任书克;刘志华;曹丙平;王鹏飞;周贝贝;张团结;朱海涛;吕小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联盛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49;H01L29/8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sot23 半导体 二极管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尤其是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贴片(SMT)二极管具有多种封装方式,其中,SOT23半导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封装,其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应用于放大电路时,作电压或电流放大之用途;应用于振荡电路时,作调制、解调或自激振荡之用途;应用于开关电路中时,作闸流、限流或开关管之用途等等,是一种重要的封装型式。
常见的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应用模式,一般有三种,如图1所示的串联模式,如图2所示的共阴极模式,以及如图3所示的共阳极模式,上述各种应用模式的双二极管的封装结构,一般都是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分别分装,常常导致SOT23半导体的封装体积太大,增大了两粒二极管的封装成本,降低了电路板的利用率,给生产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封装至一粒SOT23元器件中,降低SOT23半导体的封装体积,减少二极管的封装成本,同时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粘片板,粘片板向上延伸出单引脚,粘片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串联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粘片板上靠近第二侧脚的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阴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别设于粘片板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电连接,第二芯片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电连接;共阳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设于第一侧脚上,所述第二芯片设于第二侧脚上,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的外侧(远离粘片板的方向)均开设有凹槽。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是半圆形凹槽。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结构相同。该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的结构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强框架的结合力,进而实现稳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芯片集成将两粒二极管芯片封装至一粒SOT23元器件中,可以节省封装体积,有效提高电路板的利用率,有效的减少两粒二极管的封装成本,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的独特设计的结构,使塑封料在固化后增强框架的结合力,进而实现稳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串联模式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共阴极模式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双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共阳极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SO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串联模式时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SO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串联模式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SO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阴极模式内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SO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阴极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SO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阳极模式内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SOT23半导体封装双二极管共阳极模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4-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SOT23半导体的双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和粘片板13,粘片板13向上延伸出单引脚14,粘片板13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脚15和第二侧脚16。
具体的,参照图4和图5,串联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11设于第一侧脚15上,所述第二芯片12设于粘片板13上靠近第二侧脚16的位置处,第一芯片11通过焊丝与粘片板13电连接,第二芯片12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16电连接。
参照图6和图7,共阴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分别设于粘片板13上的左右位置处,第一芯片11通过焊丝与第一侧脚15电连接,第二芯片12通过焊丝与第二侧脚16电连接。
参照图8和图9,共阳极模式时,所述第一芯片11设于第一侧脚15上,所述第二芯片12设于第二侧脚16上,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均通过焊丝与粘片板13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联盛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联盛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APO分子筛、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喷墨印刷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