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末端空气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995.2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武福生;张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曹焕元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末端 空气 导流 装置 | ||
1.一种末端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体(11)和出风口组(12);主筒体(11)的下端封闭设置,主筒体(11)的上端设有进风口(11-1);出风口组(12)有3组,3组出风口组(12)按照从下至上的次序一次称为第一出风口组(12-1)、第二出风口组(12-2)和第三出风口组(12-3);3组出风口组(12)均设置在主筒体(11)的同一半侧面外周上;
第一出风口组(12-1)包括1至6个下出风口(12-1a),且各下出风口(12-1a)均与主筒体(11)的内部相通,各下出风口(12-1a)的轴线均沿主筒体(11)的径向设置;
第二出风口组(12-2)包括1至6个中间出风口(12-2a),且各中间出风口(12-2a)均与主筒体(11)的内部相通,各中间出风口(12-2a)的轴线与主筒体(11)的轴线的夹角α为45度至55度;
第三出风口组(12-3)包括1至6个上出风口(12-3a),且各上出风口(12-3a)均与主筒体(11)的内部相通,各上出风口(12-3a)的轴线与主筒体(11)的轴线的夹角β为25度至3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1)采用铜材质制成;所述各出风口组(12)的出风口采用铜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末端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筒体(11)的上部还沿其周向设有开口向外的呈环形的固定凹槽(11-2),固定凹槽(11-2)位于进风口(11-1)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末端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口组(12)的第一出风口组(12-1)的各下出风口(12-1a)沿主筒体(11)的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在主筒体(11)的一半侧面上;出风口组(12)的第二出风口组(12-2)的各中间出风口(12-2a)沿主筒体(11)的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组(12-1)所在的主筒体(11)的半侧面上,且与第一出风口组(12-1)的各下出风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对应;出风口组(12)的第三出风口组(12-3)的各上出风口(12-3a)沿主筒体(11)的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组(12-1)所在的主筒体(11)的半侧面上,且与第一出风口组(12-1)的各下出风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末端空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口组(12)的第一出风口组(12-1)的各下出风口(12-1a)沿主筒体(11)的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在主筒体(11)的一半侧面上;出风口组(12)的第二出风口组(12-2)的各中间出风口(12-2a)沿主筒体(11)的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组(12-1)所在的主筒体(11)的半侧面上,且与第一出风口组(12-1)的各下出风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对应;出风口组(12)的第三出风口组(12-3)的各上出风口(12-3a)沿主筒体(11)的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组(12-1)所在的主筒体(11)的半侧面上,且与第一出风口组(12-1)的各下出风口(12-1a)在上下位置上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9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色接触透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防窜动装置的载重汽车平衡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