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台面PIN钝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950.9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玮;唐琦;刘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16 | 分类号: | H01L31/0216;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面 pin 钝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台面PIN钝化结构光电转化芯片器件的钝化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台面PIN钝化结构,采用较多的钝化方式分为生长钝化层法和spin-coating钝化层的办法。生长钝化层有:
1.用PECVD,生长钝化层SiO2、SiNx等、缺点在于台面材料本身晶格常数与SiO2、SiNx较难形成匹配,而晶格缺陷的直接后果是漏电流偏大,同时,特别是SiO2的生长会引入氧化物导致侧壁材料氧化,进一步劣化了暗电流;
2.化学有机气相沉积(MOCVD)腐蚀再生长InP方法,对外延片再生长前处理工艺要求较高,而且成本较大,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钝化层InP和P++InP之间的寄生效应;
3.磁控溅射Al2N3的办法,则由于其可重复性欠佳,则较少应用于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过程中。
早期的Spin-coating主要用物质聚酰亚胺(polimide)来实现,其缺点在于即使获得较低暗电流后,往往无法维持较长的使用时间。随着老化实验的进行,劣化现象严重。同时由于聚酰亚胺的电特性欠佳,芯片器件以外的寄生效应如电容比较明显,无法与BCB(Benzocyclobutene)相提并论。可以说聚酰亚胺的缺点正是BCB的长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面PIN钝化结构,通俗地说,就是一种光电转化芯片器件的钝化技术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面PIN钝化结构,包括在半绝缘InP衬底上依序生长有缓冲层、N++型InP层、InGaAs吸收层和P++型CapInP层,其中:该半绝缘InP衬底上依序生长的该缓冲层、N++型InP层、InGaAs吸收层和P++型CapInP层构成了阶梯层台面,在该阶梯层台面的侧壁上生长有BCB层以及在该BCB层上生长有保护该BCB层的SiO2钝化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阶梯层台面为两侧壁构成的正阶梯形台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壁与BCB之间还具有AP3000增强剂构成的结合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BCB层覆盖该阶梯层台面全部侧壁区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方便制成、电性接触可靠性高、暗电流低以及使用时可降低能耗、延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生长后台面PIN外延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经过台面形成工艺后外延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进行BCB工艺后外延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进行钝化层SiO2生长后外延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光刻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5000小时老化寿命实验曲线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台面PIN芯片-3dB带宽测试数据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BCB光刻发生化学反应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BCB固化发生化学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台面PIN钝化结构,包括半绝缘InP衬底60上依序生长有缓冲层(buffer layer)50、N++型InP层30、InGaAs吸收层(absorption layer)20以及P++型CapInP层10,其中:该半绝缘InP衬底60为Fe掺杂的InP衬底,藉此有效增加阻抗,避免衬底产生寄生效应;该缓冲层50更好的匹配了半绝缘InP衬底60和N++型InP层30的晶格常数,并在两者浓度差异上起到过度作用,以此确保外延片生长质量;该N++型InP层30为正电位接入口,为使金属电极和器件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尽量采取高浓度的S掺杂InP,进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器件在高速型号工作时的功耗;该P++型CapInP层10为负电位接入口,为了让金属电极和器件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尽量采取高浓度的Zn掺杂InP,进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器件在高速型号工作时的功耗,同时常温下InP禁带带隙宽度1.35eV大于或者相对于In0.52Ga0.47P禁带带隙宽度,以及非故意掺杂InGaAs吸收层20,有效的提高的器件的光响应度Re≥0.9A/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氯化铵废水中钙、镁离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