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VT变速组件及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7493.9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2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翟明明;徐良;李学龙;汪朝;杨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B62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vt 变速 组件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传动系统及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CVT变速组件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CVT(无级变速器)用于机动车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平顺性,而且降低了排放和成本,因而,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其用于摩托车的技术方案,从而提高摩托车的经济性能;CVT的传动部件在传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该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传动产生的热量易于积聚,则会造成传动机构损坏的问题,对整个驱动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影响CVT系统的正常长周期运行;特别是对主动轮组以及从动轮组通过带传动以传动,均会产生较大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亟待解决。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CVT传动结构进行改进,对于传动机构的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出,避免传动产生的热量积聚,从而避免因为散热问题导致的传动机构损坏的问题,消除由该问题导致的整个驱动系统的安全隐患,保证CVT系统的正常长周期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VT变速组件及摩托车,对于传动机构的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出,避免传动产生的热量积聚,从而避免因为散热问题导致的传动机构损坏的问题,消除由该问题导致的整个驱动系统的安全隐患,保证CVT系统的正常长周期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CVT变速组件,包括CVT壳体和位于CVT壳体内的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CVT壳体纵向两端分别对应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CVT(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可以是发动机的曲轴的动力输出轴段传动配合设有 离心式离合器,用于将动力输出至CVT的从动轴,CVT的从动轴上依然设置有离心式离合器,属于CVT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进一步,所述CVT壳体的内腔由进风口侧端部至出风口侧端部向上倾斜设置;倾斜设置利于CVT壳体的内腔实现热上冷下的气体对流原理,使得散热通道散热顺畅,适合热量的对流流动,利于二者之间的传动机构(离心式离合器)散热;倾斜设置的结构可适应于采用将CVT从动轴置于CVT主动轴的斜上方的安装结构,缩短了安装距离,具有紧凑的安装结构,适用于摩托车(特别是三轮摩托车),使整车布局协调,不仅利于车辆更好的实现抗震等安全需要,并使变速器能够与发动机一起安装于驱动部位用于直接驱动车轮;由于体积的整体缩小,减小了安装空间,方便了安装和布置,还节约了整个驱动设备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所述主动轮组设置于CVT主动轴,从动轮组设置于CVT从动轴,CVT主动轴传动配合设有导风叶轮,进风口靠近导风叶轮侧,出风口靠近CVT从动轴侧;CVT主动轴在将动力传递至CVT从动轴的同时,还带动导风叶轮吸冷风并贯通CVT壳体的内腔后排出,强制导风冷却,极大增强冷却效果,同时,由于进风口位于CVT主动轴侧,首先冷却该传动腔内的温度较高的部位,提高整个总成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CVT壳体的内腔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5°-25°,该范围的传动腔倾斜程度利于保证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布置关系,充分利用有限的布置空间,使二者不会发生安装布置的干扰且保证结构的紧凑性。
进一步,所述CVT壳体与发动机的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形,CVT壳体由一侧端盖覆盖形成;该结构利于保护CVT传动构件,形成密封的腔体,利于实现润滑和防止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CVT壳体包括与发动机的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形成CVT壳体座,所述CVT壳体由CVT壳体座边缘与侧端盖的边缘密封连接形成,结构简单且密封可靠,形成的腔体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且易于成形;结构稳定且传动平稳,减小运行震动。CVT主动轴延伸并通过第一轴承支撑于侧端盖设有的第一 轴承座上,CVT从动轴延伸并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侧端盖设有的第二轴承座上,结构稳定且传动平稳,减小运行震动,保证转动部件的长周期运行;
进一步,所述CVT壳体为与CVT的带传动结构的布置相适应的向上倾斜设置的条形腔体,带传动结构属于CVT的常规结构,条形腔体利于冷却风贯穿整个传动机构,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所述导风叶轮一体成形于CVT的主动轮组的固定盘上,结构简单紧凑,节约安装过程以及安装结构。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相对于CVT壳体的内腔偏上,出风口相对于CVT壳体的内腔偏上;根据导风叶轮的强制引风原理,冷却风被引向传动腔底部并由出风口导出,冷却风贯穿整个冷却腔,符合冷热气体的对流规律,从而保证消除冷却死角,利于顺畅冷却传动腔,保证传动机构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7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