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4793.6 | 申请日: | 2014-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善猛;刘巨;关奉伟;崔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率 消杂光 多层 隔热 导热 组件 | ||
1.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包括间隔层(2)和接地带(4),所述间隔层(2)为多层结构,由反射屏(21)和间隔材料层(22)交替排列组成,间隔层(2)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均为反射屏(21),其特征在于,该组件还包括低反射层(1)和导热层(3),低反射层(1)、间隔层(2)和导热层(3)从外至内依次排列;
所述低反射层(1)的材料为涂层绸;
所述导热层(3)的材料为短切炭/炭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射层(1)的厚度为0.2-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2)包括1-20个的间隔材料层(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屏(21)的材料为有机薄膜单面镀铝或有机薄膜双面镀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2)中,最外层和最内层反射屏(21)的厚度均为20-25μm,其余反射屏(21)的厚度均为5-7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材料层(22)的材料为非金属网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材料层(22)的厚度为15-2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3)的厚度为0.3-0.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消杂光多层隔热/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尼龙搭扣(5),尼龙搭扣(5)设定在导热层(3)裸露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47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