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9170.8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廖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析器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盖设备。
背景技术
透析器俗称人工肾,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进行血液透析,可以适当延长患者的寿命。透析器通常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空心纤维、设置于壳体两端的血液进液管、血液出液管、透析液出液管和透析液进液管。透析器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纤维膜装入壳体,经检查、灌胶、封膜、切膜后将端盖旋紧于透析器的两端等步骤。旋紧的端盖是保障透析器达到卫生标准及实现储存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对透析器进行旋盖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由于各个人扭紧透析器端盖的力度各不相同,且难以统一控制,使得所制备的透析器质量较难保障,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好的旋盖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旋盖设备,通过该旋盖设备能够自动对透析器端盖进行旋紧,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旋盖设备,设置有主架体、输送机构、抬举机构和旋盖机构;
所述主架体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旋盖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架体,所述抬举机构装配于所述输送机构,所述抬举机构的抬举机械手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旋盖机构之间;
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透析器到达抬举机构位置时,抬举机械手将透析器抬举到旋盖机构位置,旋盖机构将透析器与端盖旋紧,旋盖完毕后抬举机械手回位,装配好端盖的透析器再次通过输送机构输送。
上述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架以及设置于输送架的输送轨道、传输带、主动轮、从动轮和输送马达;
所述输送轨道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传输带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所述输送马达与所述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
上述输送机构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固定于所述传输带,所述第一定位座设置有用于与透析器壳体匹配的第一装配槽。
上述抬举机构设置有抬举固定座、抬举气缸、抬举臂、轴套和抬举机械手;
所述抬举固定座固定于所述输送架,所述抬举气缸、所述轴套固定于所述抬举固定座,所述抬举臂一端与所述抬举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抬举臂另一端活动装配于所述轴套,所述抬举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抬举臂固定连接。
上述抬举臂设置有横梁,所述抬举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上述抬举机械手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固定于所述抬举机械手,所述第二定位座设置有用于与透析器壳体匹配的第二装配槽。
上述旋盖机构设置有左旋盖单元和右旋盖单元,所述左旋盖单元和所述右旋盖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架的两侧;
所述左旋盖单元设置有左移动架、左扭力传感器和左扭力电机,所述左移动架活动装配于主架体,所述左扭力传感器和左扭力电机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左移动架;
所述右旋盖单元设置有右移动架、右扭力传感器和右扭力电机,所述右移动架活动装配于主架体,所述右扭力传感器和右扭力电机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右移动架。
上述左扭力传感器设置有第一旋紧夹头,所述第一旋紧夹头与所述左扭力传感器轴联接,所述左扭力电机设置有第二旋紧夹头,所述第二旋紧夹头与所述左扭力电机轴联接;
所述右扭力传感器设置有第三旋紧夹头,所述第三旋紧夹头与所述右扭力传感器轴联接,所述右扭力电机设置有第四旋紧夹头,所述第四旋紧夹头与所述右扭力电机轴联接。
上述左移动架通过气缸驱动左移动架相对于架体进行直线运动,所述右移动架通过气缸驱动右移动架相对于架体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的,上述抬举机械手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座,所述左旋盖单元设置有两个左扭力传感器和两个左扭力电机,所述右旋盖单元设置有两个右扭力传感器和两个右扭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未经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9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