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束光学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6194.4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詹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G01T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子频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束光学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当用分离场方法激励超精细跃迁时,已知二耦合装置的相位不同会引起Ramsey谱线中心频率移动。但由于相位差随时间变化,则跃迁频率也不稳定。设第二作用区的相位比第一作用区落后90°,频率约为半个线宽,所以相位差引起的频移近似地为
这个结果也可以从多普勒效应来理解。原子再穿过两相互作用区感受辐射场的相位差为则产生的附加频移即为
考虑原子速率分布时,可对速率平均,并令
d<Pmn>/dw=0(3)
由此求得的由相位差引起的频移为
式中:
束中有效原子的平均速率同束光学设计、耦合装置强以及束中原子速率有关,为了减少此项频移误差,一般总是尽量减小,并尽可能精确的求得它的数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频移误差的束光学探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束光学探测系统,包括束光源、耦合装置、振荡腔和光电探测器,所述振荡腔为U型振荡腔,所述U型振荡腔固定,在U型振荡腔两侧分别安装所述束光源和所述光电探测器,所述U型振荡腔的两竖板对应设置束孔,所述束光源通过所述耦合装置的耦合孔将微波激励信号输入到U型振荡腔腔体中,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U型振荡腔的任意一端束孔末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束光学探测系统还包括辐射强度调节装置和原子速度调节装置,所述束光源分别同所述辐射强度调节装置和原子速度调节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束光学探测系统还包括参数调节装置,所述参数调节装置与所述耦合装置连接。参数调节装置采用单片机对耦合装置发出的信号频率、脉宽等参数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U型振荡腔,减小相位差数值,从而提高束光学探测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6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电无线温度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铸件表面质量的型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