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1939.X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夏野日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锅。
背景技术
现有蒸锅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位于下部的煮水锅3,煮水锅3上面设有若干层蒸格层,各层蒸格层自上而下叠置,每层蒸格层包含有蒸锅体21和锅架24;蒸锅体21的锅沿架在锅架24上,锅架设置有通气孔240,蒸锅体的环形侧壁215和锅架的环形侧壁242之间形成环形透气间隙22;在每相邻两层蒸格层中,上层蒸格层的锅架24直接架在下层蒸格层的锅架24上,各层蒸格层的环形透气间隙22上下连通。烹饪时,底层的煮水锅3煮水或煮汤,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各层的通气孔240、环形透气间隙22向上升腾,到达各层蒸格层,从而把食物蒸熟。上述结构的优点是各层食物之间不串味,而且蒸格层的数量可随意选择,随意组合。
但申请人在使用过程发现,水蒸汽在沿环形透气间隙22上升过程中,碰到蒸锅体的环形侧壁215或锅架的侧壁242时会凝结,而且沿着蒸锅体的环形侧壁215下垂,并垂滴进入下层的蒸锅体21的内腔中,如图1直线箭头所示, 或者沿着锅架24的顶面流入进入下层的蒸锅体21中,如图2箭头所示(其中图1的剖切位置经过通气孔240,图2的剖切位置没有经过通气孔240),进而产生以下问题:一、煮水锅中的水份蒸发后无法回流,使煮水锅中的水量大幅度减少,意味着煮水锅中原始加入的常温水量必须足够多,否则就会烧干,但加入的常温水量大,就意味着增加蒸煮过程的能耗;当煮水锅煮汤时,可能会使汤汁的量和浓度大幅度偏离原始烹饪方案;二、水滴大量滴入下层的蒸锅体,还会使蒸锅体中的水分偏多或泛滥,例如,当下层的蒸锅体蒸面包时,假如下层的蒸锅体受到大量滴水而积水,则会使面包下部受浸;三、当水滴大量滴到下层蒸锅体中的食物时,轻则使该食物被滴到部位的外观颜色与周围部位迥异,重则使该食物被滴到部位的味道变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蒸锅, 它能有效防止环形透气间隙的水珠直接滴入下层的蒸锅体。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蒸锅包括位于下部的煮水锅,煮水锅上面设有若干层蒸格层 ,各层蒸格层自上而下叠置;每层蒸格层包含有蒸锅体和锅架,蒸锅体的环形侧壁和锅架的环形侧壁之间形成环形透气间隙,各层蒸格层的环形透气间隙上下连通,最上层的蒸锅体上方设有锅盖;其特征在于,蒸锅体的上部外翻而形成有内外两道锅沿,其中外环锅沿的竖向位置高于内环锅沿,蒸锅体的外环锅沿架在锅架上,蒸锅体的内环锅沿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各第一通气孔位于环形透气间隙的上方;每层锅架的环形侧壁下边沿还一体连接有水平隔水片,水平隔水片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水平隔水片的径向宽度大于环形透气间隙的径向宽度,水平隔水片还形成有将水珠引向第二通气孔的导流结构;在每相邻两层蒸格层中,上层蒸格层的水平隔水片搁置在下层蒸格层的蒸锅体的内环锅沿上,上层蒸格层的第二通气孔的位置对准下层蒸格层的第一通气孔。
所述水平隔水片呈圆形;水平隔水片的中央区域不低于第二通气孔,由此形成所述水平隔水片的导流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水平隔水片中央部位不镂空,因此水平隔水片的径向宽度就是指水平隔水片的半径。由于水平隔水片的中央区域不低于第二通气孔,因此,当有水珠滴到水平隔水片上,最终都只能通过第二通气孔向下流,因此“水平隔水片的中央区域不低于第二通气孔”的结构就是水平隔水片的导流结构。
所述水平隔水片呈圆环形;水平隔水片的内环边缘向上弯曲而形成一道环形的挡水内沿,该挡水内沿形成所述水平隔水片的导流结构。
在每层蒸格层中,所述水平隔水片的挡水内沿与蒸锅体的锅底面之间形成1-5mm竖向间隙。
蒸锅体的内环锅沿与环形侧壁转角处的竖向位置略高于内环锅沿。
锅架也设有外翻的锅架沿,锅架沿的外径小于蒸锅体的外环锅沿的外径,所述蒸锅体的外环锅沿架在锅架的锅架沿上。
上层蒸格层的水平隔水片与下层蒸格层的内环锅沿之间两者设有周向定位结构,其中一者设有凹点,另一者对应设有凸点,当凸点转动到对准凹点位置时,上层蒸格层的第二通气孔刚好对准下层蒸格层的第一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除了保持传统蒸锅不串味、可随意组合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夏野日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夏野日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1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