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缠绕结构和船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5173.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林;王磊;陈若舟;林俊;何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H5/16 | 分类号: | B63H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61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结构 船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缠绕结构以及包括该缠绕结构的船体。
背景技术
小船体等很多在水下或水上工作的小型设备,在水中行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水草等一些缠绕物会缠绕在其上,从而阻碍小船体的移动,甚至当缠绕现象严重时,整个小船体都无法移动,并且,对于有些小船体等来说,其利用一些水下推进器,在水中产生推力,进而驱动小船体移动,但是,由于水下推进器中的螺旋桨在转动的时候,在水中也同时产生吸力,这样,更加容易将一些缠绕物吸引过来,并缠绕在其上,使得小船体无法移动。
由于小船体在行驶的过程中,存在了上述的问题,这样,则需要用户直接下水去除掉缠绕在小船体上的缠绕物,以使得小船体可以继续移动,但是,由于现在的河流中一般都存在较多如水草等的缠绕物,小船体的行驶的过程中,用户则可能需要经常下水去除掉缠绕物,使用非常不便,并且,大大降低小船体的行驶效率,对于用户来说,经常下水操作,也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缠绕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水中行驶的小型设备易被水中缠绕物缠绕而难以移动,导致使用不便、行驶效率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缠绕结构,设于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所述水下推进器包括转动体以及多个设于所述转动体外表面的螺旋桨,所述防缠绕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水下推进器外表面的锯条,所述锯条环绕所述水下推进器布置,其外端设有背离所述水下推进器朝外延伸的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锯条上相邻锯齿的外端分别朝所述锯条的两侧外延伸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桨的内端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连接,且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交叉区域,所述交叉区域中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过渡面上设有朝外突出的尖端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过渡面朝所述螺旋桨外端的方向突出,形成外凸面,所述尖端凸起设于所述外凸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过渡面背离所述螺旋桨外端的方向突出,形成内凹面,所述尖端凸起设于所述内凹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锯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螺旋桨内端与所述水下推进器外表面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锯条设于所述转动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所述锯条,多个所述锯条平行布置或交叉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船体,包括船壳、水下推进器以及上述的防缠绕结构,所述水下推进器通过呈竖直状布置的轴体与所述船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包括转向舱、舵机以及传动机构,所述转向舱置于所述船壳上,所述舵机及所述传动机构置于所述转向舱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舵机的转轴及所述轴体的上端,所述吊舱转轴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水下推进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缠绕结构,其通过在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设置锯条,其上具有锯齿,这样,该水下推进器运用在船体等水中小型设备时,当水草等缠绕物缠绕在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时,利用锯条外凸的锯齿,可以将其上的缠绕物锯断,避免缠绕物影响水下推进器的工作,影响船体的行驶,便于船体的使用,其提高其行驶效率,并且不需要人员下水去除缠绕物,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缠绕结构与水下推进器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水下推进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水下推进器与轴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5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针对水上船舶的隔音室的气体流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