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压路机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3432.6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龙;李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1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压路机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压路机车架结构,属于振动压路机车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影响振动压路机压实性能的主参数为静线压力,而静线压力与重量成正比.压路机对工作重量要求严格,国家标准GB/T8511-2005对此有专门规定:重量需达到或超过标定重量的97%。目前国内同规格品种相同压路机配置基本相近或相似,传动部分柴油机、变速箱、桥基本相同,液压、电器也差别不大,而护罩、驾驶室等部件因结构限制,重量差异也比较小,整机重量主要通过车架的重量来平衡调节。
而振动压路机的车架由铰接机构及两个相铰接的前车架和后车架构成,前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安装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两端的左主梁和右主梁构成的框架结构,同样后车架包括左梁板、右梁板和固定连接在左梁板、右板前端的铰接板和后端的后座构成的框架结构,为满足重量要求,前车架和后车架均采用其铸件和型钢结构。但压路机车架的重量占到整车重量的30-50%,且压路机吨位越大车架占比重越大,如26吨振动压路机占到整车重量的50%以上。车架不光满足重量要求,外观还需要满足整车美观要求,且需满足各种如承载、强度、刚度等功能要求。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及社会成本的逐渐提高,金属型材和铸件的车架生产制造成本也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满足振动压路机的强度及压路机重量要求,大幅度降低整机成本的振动压路机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压路机车架结构,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的前车架包括左主梁、右主梁和连接在左主梁和右主梁两端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构成的框架结构,后横梁上设有铰接座;所述的后车架包括左梁板、右梁板和固定连接在左梁板、右梁板两端的铰接板和后座构成的框架结构,且铰接板上设有后铰接座,前车架通过前铰接座与后车架上的后铰接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横梁内充填有前梁配重,后横梁内充填有后梁配重,前横梁的两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左主梁和右主梁上,后横梁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左主梁和右主梁上;所述左梁板的内侧固定有左配重块,右梁板的内侧固定有右配重块,后座上固定有两左右内板和后围板,且后配重充填在后座的左右内板和后围板的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在前车架的前、后横梁内分别充填有前、后梁配重,而在后车架上又分别在左、右梁板的内侧分别固定有左、右配重块,同时在后车架的后座内充填有后配重,因此能在不影响车架的装配、维修以及保养条件下,有效利用压路机车架内部空间,通过设置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的各配重,来增加振动压路机的车架的重量,由于车架型材和铸件用钢量大幅降低,故降低整机生产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前梁配重、后梁配重、左配重块以及右配重块和后配重能通过充填不同比重的材料调节前后车架的重量,以满足各型压路机重量要求,实现车架的系列化变型,从而实现压路机产品模块化设计,实现产品快速升级换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压路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座,1-1—左右内板,1-2—弯板,1-3—后配重,1-4—封板,1-5—竖板,1-6—底板,2—左梁板,3—第一左围板,4—第二左围板,5—下铰接板,6—后铰接座,7—后横梁,7-1—后侧封板,7-2—后弯板,7-3—后封板,7-4—后梁配重,8—左主梁,9—前横梁,9-1—前连接板,9-2—前侧封板,9-3—前弯板,9-4—前梁配重,9-5—前封板,10—右围板,11—右梁板,12—右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压路机车架结构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
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前车架包括左主梁8、右主梁12和连接在左主梁8和右主梁12两端的前横梁9和后横梁7构成的框架结构,后横梁7上设有铰接座,后车架包括左梁板2、右梁板11和固定连接在左梁板2、右梁板11两端的铰接板和后座1构成的框架结构,且铰接板上设有后铰接座6,前车架通过前铰接座与后车架上的后铰接座6转动连接,前铰接座可采用十字形铰接座,铰接机构安装在前铰接座和后铰接座6上,使前车架和后车架沿铰接机构的转动中心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3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纸盒智能促销机
- 下一篇:一种家禽捕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