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丝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5316.6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瑞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7/16 | 分类号: | G11C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马廷昭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构 | ||
1.一种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熔丝单元及与熔丝单元连接的电源与感应电路,该熔丝单元设有能加载控制信号的字线与传输烧录与读取数据所需电流的位线,该熔丝单元通过该位线连接该电源与感应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丝单元包括有一个开关元件及连接该开关元件一端的第一连接组件与连接该开关元件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组件,该第一连接组件另一端接地,该第二连接组件另一端为位线并连接该电源与感应电路,所述字线连接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并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与截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子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阻抗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阻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场效应管,该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连接组件,该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该第二连接组件,该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字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的连接形式为: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依次连接,或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第一导通段及第二金属层依次连接,或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第一导通段、第二金属层、第二导通段及第三金属层依次连接,或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第一导通段、第二金属层、第二导通段、第三金属层、第三导通段及第四金属层依次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晶体管,该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字线,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7.一种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熔丝单元,该熔丝单元组成阵列结构,每行熔丝单元共用一个能加载控制信号的字线,每列熔丝单元共用一个用于传输烧录与读取数据所需电流的位线,每一位线均连接电源与感应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熔丝单元包括有一个开关元件及连接该开关元件一端的第一连接组件与连接该开关元件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组件,该第一连接组件另一端接地,该第二连接组件另一端连接该熔丝单元所在列的位线,每一行所述字线连接该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并控制该开关元件的导通与截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子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阻抗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阻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场效应管,该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连接组件,该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该第二连接组件,该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字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的连接形式为: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依次连接,或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第一导通段及第二金属层依次连接,或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第一导通段、第二金属层、第二导通段及第三金属层依次连接,或漏极、接触层、第一金属层、第一导通段、第二金属层、第二导通段、第三金属层、第三导通段及第四金属层依次连接。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丝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晶体管,该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字线,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瑞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瑞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53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