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制导系统初始姿态现场校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3230.6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7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利;冯伟利;王春喜;赵天承;王锴磊;魏小林;郭雨蓉;姜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制导 系统 初始 姿态 现场 校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初始姿态角度差计量校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制导系统初始姿态现场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新时期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探索围绕着发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这三大项系统工程展开,新型运载火箭将具备适应连续多日发射窗口、长时间滑行、高准确度入轨和高可靠性飞行的能力,这其中对火箭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单一的导航方式已经很难满足长航时、高准确度的导航要求,将逐步采用捷联惯组/星敏感器复合制导方式。
捷联惯组/星敏感器复合导航系统,以捷联惯导系统为主,充分利用星敏感器的姿态输出精度高且误差不随着时间累积的优点,实时对捷联惯组的数学平台姿态误差进行修正,有效提高导航系统精度。
在捷联惯组/星敏感器复合制导系统中,捷联惯组与星敏感器之间的初始姿态相对位置尤为重要,必须在火箭起飞前准确标定出二者之间姿态角度差,得到星光敏感器的初始姿态基准,为后续导航和制导控制奠定基础。
国内惯性制导行业对各制导单元之间初始姿态的标定,初期是依靠仪器舱安装板上的定位挡销定位,定位挡销连线之间的位置公差仅靠机械加工精度保证,然后将惯组和星敏感器分别与各自的定位挡销靠紧,即认为两制导单元的角偏差满足图纸设计的公差范围,也无具体的真实数值。后来发展为利用多台经纬仪组成测量系统,每台经纬仪望远镜分别与制导单元外部基准棱体相应反射面准直。其中,两基准棱体在俯仰和滚转方向上的角度差测量,首先测量出两基准棱体反光面法线分别与大地水平面的夹角,然后再计算二者的差值。在此测量过程中,包含两台经纬仪的竖轴调平误差和人为准直对线误差,这两项误差将1:1直接带入测量数据中,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在测量两基准棱体在偏航方向上的角度差时,也将其它两台经纬仪的自身误差和对瞄误差带入测量结果中。后者的标定方法相对前者虽然较为合理,但测量设备的配置数量较多,仪器架设复杂,测量程序繁琐,测量误差项多等缺陷,造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另外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时,要求经纬仪与被测基准棱体之间必须通视,但由于测量场环境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测量环境的要求,致使不能完成三维姿态的测量,只能测量一维或两维的姿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制导系统初始姿态现场校准系统,快速、便捷、准确地完成导系统中捷联惯组与星敏感器之间初始姿态三维角度差的同步现场校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制导系统初始姿态现场校准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光路系统、第二光路系统、第三光路系统以及第四光路系统,其中,第一光路系统的准直分划板A经过第一光路系统照射在捷联惯组基准棱体后,反射至第一光路系统中的线阵CCD器件A上;第二光路系统中的准直分划板B1和准直分划板B2经过第二光路系统照射在捷联惯组基准棱体后,分别反射至第二光路系统中的线阵CCD器件B1线阵CCD器件B2上;第三光路系统的准直分划板C经过第三光路系统照射在星敏感器基准棱体后,反射至第三光路系统的线阵CCD器件C上;第四光路系统的准直分划板D1以及准直分划板D2经过第四光路系统后,分别反射至第四光路系统中的线阵CCD器件D1和线阵CCD器件D2上。
所述的第一光路系统包括物镜A、校正透镜A、五角棱镜A、分光棱镜A1以及准直分划板A,其中,准直分划板A产生的光路Ⅰ经过分光棱镜A1和分光棱镜A2反射后依次进入校正透镜A和物镜A后形成平行光束,该平行光束经过五角棱镜A转向90°后入射捷联惯组基准棱体反射面,通过捷联惯组基准棱体反射面反射后的光路Ⅰ依次通过五角棱镜A、物镜A和校正透镜A后,经过分光棱镜A2反射后透过分光棱镜A1成像在线阵CCD器件A上,当捷联惯组基准棱体反射面垂直于主光轴时,反射光线正好汇聚在线阵CCD器件A的中心位置,即初始零位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惯组支架系统的多维振动环境加载系统
- 下一篇:检测并定位装置